高中语文学法: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巧记法四

逍遥学能  2015-06-18 17:36

为大家提供“高中语文学法: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巧记法四”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中语文学法: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巧记法四

时辰记忆法

古人根据一天的天色变化,把24小时按2小时为一个时辰,分为12个时间段,分别是: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liming、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5时至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时至 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

以上就是“高中语文学法: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巧记法四”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中语文:病句常见的六种类型及病句真题解析
下一篇:质朴自然妙理如画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中语文学法: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巧记法四】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学法: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巧记法四】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