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5-04-24 10:41
就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朗读和默读的种种方法,而且要能够根据自读 的目的和自读的内容选用不同的自读方法。
1.朗读
朗读就是出声的读书,这是眼、口、耳、脑并用的一种读书方法。不仅 有利于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而且有利于培养语言感受能力。
掌握朗读的方法,须经依次递进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正确清楚的朗 读。首先是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音,前、后鼻韵,多音多义字等。其次 是口齿清楚,在朗读时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第二 阶段是准确流畅的朗读。一是正确处理重音,准确地表达大小、强弱、轻重、 褒贬不同的概念;二是停顿恰当,停顿的位置和停顿的时间都要符合文章原 义;三是读准“降抑、昂上、平直、弯曲”四类语调。朗读时语速要适宜, 顺利流畅,无断断续续的现象。第三阶段是传情达意的朗读。在理解文章各 个部分及其衔接和过渡、掌握作品的背景和语言环境、把握作者流露的爱憎 感情的基础上,准确地安排朗读基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气氛的强弱,达 到既强烈鲜明又恰如其分地表达主题的境界。
2.默读
默读是不出声的读书。由于阅读的目的不同,默读时往往采用不同的方 法,主要有精读、略读、速读、跳读四种,分述如下:
(1)精读。精读是培养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凡是从语言到
内容都必须全面把握、深入理解的文章,都要精读,如教科书和一部分堪称 语言运用典范的文章。
(2)略读。略读的目的是把握全篇的大意,得其要领。因此在阅读中,
对某些难点,只要不影响对总体的把握,可采用“以绕为进”、“以避为进” 的办法,不在一处多耗时间。对于长句,要善于抓住主干;遇到难词,要善 于根据词的排列组合和上下文的联系,推断它的含义;碰到生字,只要不影 响对大意的理解,可以跳过去,以免影响进度,当然,如果几次碰到它,说 明它常用,就应该查阅工具书,省去以后的麻烦。
(3)速读。速读即快速读书的方法。它的特点是快,要求读得快,理解
得快,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阅读质量。 速读允许略,不容许错。
研究表明:人的阅读大致有三种类型,即点式阅读、线式阅读和面式阅 读。提高阅读速度的途径就是从“点式”提高到“线式”,再由“线式”提 高到“面式”。因此,在速读时应注意:
①克服唇动喉诵的毛病。在目光移动的同时读出声音来是点式阅读的特 点,阅读时不克服唇动喉诵的毛病,速度就无法提高,这是因为点式阅读思 维流程长,由视觉中心→语言中心→说话中心→听觉中心→阅读中心。速读 必须眼脑直映,即由视觉中心→大脑阅读中心,文字直接作为意义的符号, 在大脑中解码成为信息。
②扩大视幅,加速眼的活动。速读时,应尽量扩大视幅,采用整体辨认 法,达到一行一行看的面式阅读水平。同时要自觉加速眼的活动,减少眼停
次数,这样既可以加强大脑皮层上视觉神经的兴奋,又可抑制发音动觉神经 的兴奋,排除下意识的发音活动。
(4)跳读。跳读就是不通读读物,有所舍弃,择其所需而读。 掌握跳读方法的关键是锻炼视读的捕捉力和大脑的选择判断力。跳读时
目光只反描最关键的词句,一眼望去,无关的通通抛开,只取所需。此外, 掌握一些规律对跳读大有帮助。如议论文,总论点一般放在文章的开头和结 尾,分论点一般放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当然也有少数例外,这往往是开头 一段交代背景,最后一段说说怎么办,社论常常这样写。懂得这些常识,有 助于议论文的跳读。
上述各种读书方法——朗读、粗读、略读、速读、跳读等,各有各的长 处,各有各的用处。以精读为基础,同时学会运用其它读书方法,无疑会大 大提高读书效率。
“四步八字”自读法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自读课的要求是: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 阅读能力。根据这一要求,田家明老师摸索总结了“四步八字”自读法。四 步:读中找问题,问中受启发,总结中提高,练习中求深化。八字:圈点、 问启、思结、练评。
先说四步:
1.读中找问题
自读课文,首先自己阅读,在阅读时既读课文,还要读“自读提示”, “课后练习”和“单元知识和训练”。读“自读揭示”和“课后练习”的目 的,是让学生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难点、特点,读“单元知 识和训练”意在把自读课文放在单元中审视,阅读时细心体味,研究自读在 单元中的地位,及其编辑思想,以学过的知识观照课文,理出文章的脉络, 及其编辑思想,以学过的知识观照课文,理出文章的脉络,了解课文章法和 语言特色。同时记下尚未理解的内容。
2.问中受启发
在课堂上,学生首先谈对课文基本精神的理解;其次,广泛地提问题。 尽可能让学生都发言,质疑问难,问题摆出后,教师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 理,让学生归纳大类再找出问题的主要方面,抓住有代表意义的问题各抒己 见,从不同视点,不同角度去深入思考,展开讨论,以便学生对问题的深入 思考。
3.总结中提高
学生总结的过程,是不断求同弃异的过程。最后要使学生的认识达到统 一或基本一致。在弃异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为什么会产生许多 “异”,同时指出学生思维中的缺陷和不足。在“求同”过程中,要指导学 生从偏狭的思维框架中走出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更高的层次上取得 共识。这个过程,既是对自读课文的总结过程,也是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的过程。
4.练习中求深化
学在于用,自读的目的,是要把讲读课中掌握的知识运用于阅读过程中。 通过自读课的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所学的语体、语言、修
辞等知识向应用上转化、迁移。只要完成了转化,便能达到新的高度,这便 是对学习的深化。
以上四步,前后两项在课外完成,中间两项在课堂进行。课堂讲授又会 专门指导和讲读教学。重点一般放在后者。
下面再说“八字”:
(1)“圈”和“点”。“圈”指圈出重要内容,以便理解。一般情况下 要求学生圈出:
①“自读揭示”中揭示文章中心、特点、写法、题材、体裁的字、词、 句、段。
②“思考和学习”提出问题角度的字、词、句、段。
③“单元知识和训练”中与自读课文相关的字、词、句、段。
④在以上基础上,认真阅读课文,圈出课文揭示前三项要求的重要内容 和句、段。
前三者为理解文章的线索,以控制自读时漫无边际,过于偏狭,不得要 领。第四是圈的重点,也是自读关键的一环。这一环如果粗疏,下边就无法 进行。
“点”就是点评,自读时,应把自己的感想用简练精当的几个字,几句 话记在课本的空白处。点评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学生有所得的,一类是有 所疑的。一般要求将有所得的附写在课本上,存疑的可在书中作标记,将疑 问归纳成条记在笔记本上,以供课堂发问。
(2)问、启、思、结。“问”指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疑问都提出来,
以供其他同学和老师作评价。问的内容一般归为结构、语言、主题三大类, 各类可附设小类。问题提出后,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相互启发,寻找通途, 这就是“启”和“思”。此后,进行“结”,即根据学生对课文理解及存在 问题,教师再指导学生归纳,化多为少,舍次抓主要,梳成辫子,理出头绪 后,再由学生讨论,并提供给学生思考方法。
问、启、思、结虽说各为一方面,实际应用中往往很难分得开,四者互
相紧密结合,实为一个整体。
(3)“练”和“评”。主要指学生练习,可分为说和写两个方面。说, 主要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自己即兴归纳课文中心、思路、论证方法、语言 特色等等;写,根据自读课文某一特点,拟题练习,自测互测。
“评”指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及归纳的要点互相评价,对学生写的文
章互相交流,选出较好的文章,再读给全体同学,以促使学生的自我评价。 综上所述,四步八字教学,整个围绕学生自读展开,其优点在于能用较 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收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阅读
能力会逐渐提高,如长期坚持,学习便可成为学生的自觉活动。
置疑解疑自读法
这种自读法极其有用。学生不能一辈子跟在老师后面听课、读书。因此, 培养质疑解疑能力,对今后学生独立读书,从事研究十分有用。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张载说:“于是疑处有疑,方是 进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也说:“读书要懂。“可见读书时学会质疑解 疑的重要。
学生读书时,常常自问一个“为什么”?例如,一段文字中四个句子, 次序先后能颠倒吗?又如,一个句子中的某个词语能去掉吗?能换成其它词 语吗?再如,这个段落去掉行吗?如此等等,让学生在自读中发现自己不能 解决的疑点,提出质问,这是第一步。
自读中发现疑问,提出质问,实际上是初具自读能力的一种表现。这还 不够,还要解疑,这才是真正的目的。解疑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采用 的方法是,对于带有普遍性的疑问,进行集体讨论,教师讲评归纳;对于个 别的疑问,或在小组内讨论解决,或由教师讲解解决。总之发现疑问是重要 的,解决疑问更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自读笔记本上都能把质 疑的问题提出来,并自己作答。
常用置疑方法,有如下几种:
1.总体性设疑
总体性设疑当在阅读课文之初提出,意在了解课文的全貌,究竟写了些 什么。如读《雨中登泰山》,就可提出如下问题:哪些人雨中登泰山?为什 么要写在雨中登泰山?在雨中怎样登泰山?登了泰山哪些地方?然后带着这 几个疑点去读书。书读完之后,一定会有较深的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对课 文的结构层次的划分,定会有帮助。
2.思考性设疑
思考性设疑,一般在课文读完之后,为了深入理解课文,探究课文的写 作技巧和方法,往往需要提出一些问题来思考。如读朱自清《荷塘月色》, 就可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经过进一步深入学习之 后,就会发现:《荷塘月色》以作者行踪为顺序,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 的变化为经,以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为纬来构思文章。
3.寻根性设疑
寻根性设疑,多在探寻作者写作的目的和背景。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 色》与《绿》,同出一个作者笔下,同写于一个时代,为何情调和色调迥异?
《荷塘月色》虽写出了谈谈的喜悦,却夹杂着淡淡的哀愁,感情低沉,情调
隐曲、含蓄,色调素淡、朦胧;《绿》却透露出脉脉的温表,感情积极向上, 生气勃勃,情调明朗奔放,色彩浓丽明亮。这不同在于:《绿》写于 1924 年,那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作者身上激起的感情波涛还没有消失; 而《荷塘月色》写于 1927 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作者对黑暗现实极为不满,一 直处在彷徨、苦闷、烦躁、愤懑之中。他为了寻求解脱,追求美好的事物, 憧憬理想的生活,写了《荷塘月色》。然而由于他的心情所限,又处在那样 一个环境下,所以在《荷塘月色》中尽管得到了淡淡的喜悦,然而始终摆脱 不了淡淡的哀愁。
4.赏析性设疑
对某些名篇佳作进行欣赏、品评,分析它妙在何处,巧在哪里,从而加 深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其中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欣赏能力。 比如朱自清对《绿》中的“绿”的描写,读起来为什么那么有吸引力?带着 这个疑问去钻研文章,便会发现:作者写“绿”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而且融情于景,倾爱于“绿”,使情景交融,使感情得到了净化,使思想得 到了升华,使景物显得更加妩媚多情,使梅雨潭的“绿”更加令人喜爱。
扩展阅读七法
为了开阔视野,丰富语文知识和扩大知识范围,读课文或课外读物时,
可对所读文章加以扩展。扩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作品自身去扩展
从作品自身去扩展,是指认真阅读放在作品前后的序、跋以及文中的注 解说明,课后练习上的有关介绍、论述和要求。这对了解作品的写作过程、 写作动机,对作品的基本评价,读作品应注意的事项,应着重钻研的问题, 都有帮助;对解决文中的某些疑难、文字障碍,也是有益的。同时,它还能 为进一步扩展提供线索。
2.对历史背景的扩展
任何文章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是作者对一定社会生活环境的 理解的反映。因此,根据作品的创作年代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和文学史料,作 者评传,无疑会对理解作品有好处,对分析作品有所帮助。
3.对有关典籍的扩展
名篇佳作,常引用一些典故。要读懂文章,就应弄清这些典故的含义。 如鲁迅的《自题小像》,短短四句话,就用了《庄子》(“灵台”)、《楚 辞》(“荃”)、希腊古代神话(“神矢”)、中国古代传说(“轩辕”) 等典故,弄不清这些典故的含义,是无法了解全诗的。
4.从相关文章去扩展
读苏洵的《六国论》,了解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为了对文章作进一步认 识,还可以读苏辙写的《六国论》和清代李桢所作的《六国论》。这三篇《六 国论》都对旧中国时代的魏、韩、赵、燕、楚、齐六国被秦所灭的原因进行 论证。但读过这三篇文章后,你会发现,他们所持论点并不相同。苏洵说六 国破灭“弊在赂秦”,他意在借古讽今,以此来批评北宋统治者对外妥协投 降贿赂契丹、西夏的政策,但说六国破灭的原因只是“略秦”,则不够全面。 苏辙认为天下所重在于韩、魏,其它四国不助韩、魏,而招致灭亡,此论也 有片面的地方。李桢却不同于“二苏”之见,他一方面说称霸天下之心六国 都有,另一方面又唯心地说秦国称霸是因为“得天助”,六国的失败是因为 “失天助”。由此可知,李桢之言说得更玄。
5.从自我认识去扩展
如有位同学论《六国论》,并不受苏洵观点所囿,而认为:秦国之所以 能够统一天下,六国之所以彻底覆灭,其原因先人各有所论,而古人大都只 看到了事物的外因。他认为秦能统一六国,是由于它具备了客观上与主观上 的必要条件。
这位同学着重议了六国变革不彻底,秦国进行了长期的彻底的改革,所 以使秦国在经济上、军事上都强盛起来了,位居七国之首。这些都为秦国统 一创建了有利条件。这位同学还进行了联想,把从学《六国论》得到的启示 扩展到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来。他认为:我们中国要振兴,要腾飞,就必须要 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6.对有关工具书的扩展
对作品中字、词的障碍,除了查找工具书中有关部分加以克服外,还可 以对工具书中所查字、词的其它义项浏览一下,以便日后不致混淆,同时还 可积累若干文字资料。
7.对作品作者扩展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课本介绍他生活于 1409—1066 年间,字明允, 宋朝遐山人,散文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 “三苏”。除此外,我们查寻资料,可能了解到苏洵其它的情况。比如苏洵
27 岁时,曾应进士考试,未考中,因此回家用功读书,后通六经百家,下笔 顷刻数千言。宋仁宗至和、嘉?年间,苏洵到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 文章 22 篇上给皇帝看。一时许多学者模仿他的文章。宰相韩琦看到苏洵的文 章,也认为写得好,奏于朝廷;召试舍人院,他托辞有病,未去应试。于是 朝廷派他作秘书省的校书郎。后来又参与修礼书,写成《太常因草礼》一百 卷。苏洵还作过霸州文安县主簿。有《嘉佑集》。
这样一扩展,就能让我们了解更多的文学史知识。
七步自读法
所谓七步自读法,就是通过写读书笔记的七个步骤,要求来达到阅读课 文目的的一种方法。这是传统的自读法,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之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称之为“读书笔记式的作文”。
读书笔记自读法,一般适用于课外自读课文。读书笔记要求包括以下内 容:
(1)通读课文,借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正音、正形、词语注释;
(2)通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分段分层,归结大意;
(3)理解课文,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4)摘抄文章中名言警句,积累词汇;
(5)语段分析,分析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写批语,或练习自拟小标题;
(6)分析写作特色;
(7)写读后感,读书评论或摹仿作文。 这种自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大有裨益。
四步课文精读法
近年常用的“四步课文精读法”是在吸取传统读书方法的经验,并参照 国外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的优点,结合近年来专家学者对阅读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一步,预读
阅读标题及有关注释,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词语的意义,在初步 明确文章各自然段的段意及各段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划分出文章的层 次。
第二步,通读
要求集中全部注意力,迅速地判断并准确地理解关键词语,理解语法结 构比较复杂的长句的含义;对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词、句,则要根据上下文 的相关意义来进行分析和推断,以准确地理解其特定含义;能够准确地判断 重点句和重点段,领会文章的主题。
第三步,回读
采用跳读的方法对文章进行再次阅读,把握全文及各个层次的主要内 容,并对文章中所写的具体现象或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对文中的抽象内容作
出阐释,理解文句中隐含的信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并能用 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在这一阶段,也可适当合上书本,回忆并复述每个部 分或某些重要知识点的主要内容,检查记忆效果,初步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
第四步,赏析
在记忆、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 感情以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等各个方面来作出分析和评价, 鉴别其正确与错误,好与坏以及为什么好和为什么坏。在赏析艺术作品时, 需要运用联想和想象,也需要进行判断和思考,即在正确理解作品本意的基 础上,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以获得具有创造性的认识。
附:五问自读法
这是由江西陈?成老师设计的一种自读方式。 “五问自读法”从语文学习的整体功能着眼,按照人们认识事物“感知
—理解—巩固—运用”的过程,根据文章的特点,看顺序地进行设问、引导, 让学生怎样沿着“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写得怎么样——怎样 学写”的思路进行自我探索,合理地组织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从根本上把孤 立的逐段繁琐的分析变为联系的总体的阅读理解,把短间隔的琐碎的一问一 答变为长间隔的系列的读思议辩,把割裂的分块的字词句篇教学变为整体的 递进的教书育人,以期收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写什么”
主要是让学生把文章“读通”,着重点是整体感知,通过“析题目,抓 要素”,从整体着眼,紧扣文题与文章内容的联系,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 抓住诸如时、地、人、事等要素,用简洁的语句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怎样写”
则要求把文章“读懂”,着重点是整体分析,通过“摸顺序,探思路”, 从整体着眼,抓住节与节、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弄清全篇文章的脉络,探寻 作者成文的整个思路,明确成文的主要线索,综观全篇文章,在掌握分段依 据的基础上再去划分段落,并弄清重点部分的小层次,以避免分段时盲目乱 猜,分析时孤立理解的现象。
“为什么而写”
这一步要求把文章“读深”,着重点是整体领悟,通过“抓关键,想意 图”,从整体着眼,找出文章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进而深入思考这些 词、句、段表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作者是为了什么而写的,在理解文章 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写作目的,找出贯穿全文的“红线”,进而掌握文 章的中心思想。
“写得怎么样”
这一步要求把文章精妙处“读熟”,着重点是整体鉴赏,通过“细对比, 品词句”,从整体着眼,看清文章围绕主题,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及如何遣词 造句、布局谋篇,细心品味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领会作者为什么要 这样写,进而消化吸收。
“怎样学写”
这一步则要求把文章“读活”,着重点是整体运用,通过“想收获,联 实际”,从整体着眼,围绕本年级本单元训练重点,从自身实际出发,以课
文(或某一段落)为范例,进行基本功综合训练,从读学写,掌握规律,以 读促写,逐步提高。就这样,五问五步,都是用“整体着眼”的红线串联起 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语文与道分家,读与思脱离,讲与练割裂,教与 学对立的旧式教法。
当然,要抓好这一根“红线”,在具体教学中最要紧的还必须从导“思” 授“法”入手。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在基本 功训练中紧紧抓住思维训练这个核心。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给学生指引“思” 的途径,导以“思”的方法。“五问自读法”正是体现了这一点,“问”是 为了引“思”,“思”又能够导“读”,而“读”更能促“写”。总的来说, 五步设问就是指明读懂一篇文章的学习思路(或者说阅读时进行思维的一种 具体模式)。随着每一问和答案逐步出现,学习一篇文章的过程便逐渐引向 深入,最后达到完全掌握。而每一问的解答又都把“思”的正确方法作为钥 匙交给学生。第一问的“析题目,抓要素”,第二问的“摸顺序,探思路”, 第三问的“抓关键,想意图”,第四问的“细对比,品词句”,第五问的“想 收获,联实际”,这“十法”便是“五问自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每一问 都可不断拓展深化。例如“析题目”,通过对小学全部教材的研究,归纳出 “小学课文命题十律”(即:标示叙写对象,概括主要内容,揭示中心思想, 指出文章线索,揭示范围重点,指明发生时地,设置疑问悬念,突出人物话 语,显示比喻象征,表明文章体裁),并探索出与之相应的“析题六法”(弄 清概念,抓住关键,掌握特点,寻底问根,辨体明旨,探路度篇)。学生逐 渐掌握了文章自读法,就是掌握了一种通向高境界的钥匙,手持这把钥匙, 将会终生受用无穷,这对很高学生思维素质也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附:钱梦龙“课文精读六步法”
特级教师钱梦龙同志把课文精读概括为“六步法”,这六步是:
1.认读
通过对字词句段的认读初步感知课文。认读的重点是识字、解词、明句。 要能够找出关键性的词句和重要的句子。要能够使用工具书,根据课文的语 言环境,选择恰当的义项,明确词句的含义。
2.辨体
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辨明文章体裁。辨体虽然很容易,但它是确 定阅读重点的必要步骤。因为不同体裁的文章,表达方式不一样,阅读的侧 重点也应不同。
3.审题
审明题目的语言结构、题目的含义以及作者命题的意图。题目好比文章 的窗口,审题的过程就是通过题目这个窗口初步透视文章内容的过程,也是 初步理解文章的过程。
4.三问三答
三个问题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 写?”“写了什么”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读记叙文,就应了解文章记了 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如何,表 达了什么思想?等等。“怎样写的”是对文章表达形式的理解,如记叙文记 人叙事是怎样安排线索、顺序、详略的?怎样描写人物和环境的?等等。这
时对文章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文章内容的把握上,而且进一步理解了这些内 容凭借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什么”又进一步要求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结合起来考虑,探索作者这样写的原因。例如文章为什么这样立意构思,为 什么这样布局谋篇,为什么这样遣词造句?等等。三问三答的过程是由表及 里、由里返表地深思考、透彻理解课文的过程。
5.质疑
质疑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有三种情况:①有疑而问。在三问 三答的过程中,确实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②明知故问。有些问题,原已 基本解决,但把文章前前后后联系起来考虑,认为还有一些问题可以进一步 思考、研究,于无疑处生疑。③依据课文中的有关事实,向教师或同学提出 商榷性的疑问。这种提问是质疑的高层次,也是阅读中思考的收获。
6.评析
这是阅读中的鉴赏活动,要求对文章突出的特点作出评价,或口头,或 写成评论文章。评析文章,综合性强,难度也较高,能够具体分析一篇文章 并作出恰当的评价,是具备阅读能力的标志。
课文参读法
这是由江苏滨海朱乃勤老师实验并总结的,主要有两种操作方法:比较 参读和归类参读。
1.比较参读
就是在精读某一篇文章的基础上,再参读其它文章,反复比较,找出它 们之间的异同。运用比较法参读,主要要求在阅读时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求同。找出精读文章和参读文章内容、形式上的相同之处。
例如,学《蜘蛛》时,称通过精读分析明白本文采用了生动说明的方法, 获得形象的感受,对蜘蛛的生态特征有了明确的认识和了解,达到了说明的 目的。然后以此文为拐杖,再参读《巍巍中山陵》、《凡乐赛宫》、《珊瑚 岛》、《晋词》等课文,看看它们与《蜘蛛》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从而会发 现,这些文章中都有生动说明部分,从而认识到说明文中的描写主要是起到 具体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学习杨朔《香山红叶》可参读《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
《泰山极顶》等散文,加深理解作者以物喻人,借物抒情写法的妙用,体会 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这样,既拓宽阔读面,又加深了他们对精读文 章的理解。
(2)辨异。把精读文章与参读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时,注重于辨析他们之 间的不同点,相异处。比如学《孔乙己》一文时,先反复阅读课文,理解文 章所揭示的主题,注意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然后参读《范进中举》,对两 篇文章进行求同辨异,从而明白,两文在主题上有相同之处,都不同程度地 揭穿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尖锐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摧残、腐蚀知识分 子的弊害和罪恶,在刻画人物方法上也有相同之处,都用了对话描写的方法, 对话各具个性。但在刻画人物方法上还有不同之处:《孔乙己》一文主要通 过肖像、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范进中举》则主要采用对比、夸张、 讽刺的手法刻画人物。
通过辨异,不仅从“异”的方面,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精读课文,发
现精读文章和参读文章各自个性,把握它们的特点,而可以从“异”的方面, 更具体,更细致地理解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而使思维具有丰富性和独创 性。
2.归类参读
就是以某一篇文章为基本篇,通过精读,分析理解这篇文章,然后以此 为模式,去参读,找出与之同属一类的其它文章,归纳总结它们的异同。例 如,学《普通劳动者》时,精读这篇文齐,并找出课本中写人为主的小说多 篇来参读。如《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老杨同志》、《变色龙》等 十多篇文章参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参读,学生归纳总结出了 这些文章相同点和不同点。其它如“写事为主的小说”、“状物抒情的散文”、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小见大写法”的文章、“生动的细节描写”的 文章??都可分类参读,归纳各类文章的异同。
理解教材的九种操作方法
1.整体把握法
即从总体上全局上了解全套教材的性质、内容、编排意图,训练线索及 体例,做到对教材的学习任务胸中有数,从而居高临下、进退自如。如初中 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如下角度去详细地了解,掌握它的特点:
(1)这是一套综合型的语文教材,它的“综合”是如何表现在各个方面
的。
(2)在课文分类上,三类课文在编排上各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教学要 求。
(3)在文体的分类上,课文怎样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组成各种训练体
系。
(4)在阅读的训练方面,课文安排了哪几条训练线。
(5)在写作和听说的训练上,教材如何安排训练线的。
(6)语文知识训练在教材中的安排。
(7)教材中教学单元设计的原则和安排的方式,各个单元的教 0 学要 求。
(8)各册教材文体的比例从初一到初三的变化情况。文学作品及文言文
的阅读训练安排的方式。
2.序列探讨法
即从文体的纵线上进行排列、梳理、跳过纵横交错的教学单元,增强各 条训练线方面的整体印象,熟悉不同类别的训练点在各训练线中的地位和作 用。可以说,序列探讨法就是着眼于各条训练线的“整体把握法”。如初中 语文教材,就应该排列、掌握如下训练线的序列:
(1)记叙文阅读训练的十三个点。
(2)记叙文写作训练的十八个点。
(3)说明文阅读、写作训练的各八个点。
(4)议论文阅读、写作训练的各八个点。
(5)应用文写作训练的二十四个点。
(5)应用文写作训练的十四个点。
(6)听说训练的十二个点。
(7)汉语知识训练的二十个点。
(8)文学作品阅读训练的若干个点。
(9)作文片断练习的若干个点。
(10)文言文知识训练的若干个点。
3.单元理解法
教材的学习单元具有这样的特点:
(1)它是一个阅读训练的点。
(2)它又是一个写作训练的点。
(3)它是一个学习单位,具有学习内容的整体性和学习安排的时间性, 一般来讲,对单元的理解可分五步进行。
第一步,掌握单元教学重点。 第二步,单元内课文的类型、任务及其教学重点。 第三步,单元内各篇文章在写法上、内容上的大致比较。 第四步,单篇教材各自的主要特点。 第五步,编者将此单元内各篇教材编在一起的意图及课文分类的意图。
4.单篇钻研法
即从单篇课文的钻研入手,把理教材的任务落实到每一课。应独立地、 认真地、深入地从各个方面去钻研每一篇教材,如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目 的所在、思路、线索、结构、语言、风格、独特技巧以及字词的读写理解、 句段的分析、练习的设计等,拿《挥手之间》来讲,就可以从如下方面多层 次、多角度地进行理解:
(1)课文的铺叙美。
(2)课文的议论美。
(3)课文中的瞬间美。
(4)课文结尾的画面美。
(5)课文中人物的造型美。
(6)课文中的追叙美。
(7)课文点面结合的构思角度。
(8)课文对怎样写“由一个物件引起的回忆”之类文章的启迪。
5.专题比较法
即综合对照分析法。它跳出单元和单课圈子,从某一角度将几篇课文的 有关内容放在一起比较,深化理解的层次。综合比较的角度是丰富多采的。 如:
《白杨札赞》、《松树的风格》,题材、体裁表达这方式的比较;《制 台见洋人》、《变色龙》中外作品人物形象的比较。
《春》、《老山界》、《听潮》,不同主题作品中博喻修辞方法的印证 比较,等等。
6.立体展现法
也叫左右勾联法,纵横联系法。它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从某一命题生发 开去,从课文中寻找例证,从各个方面展示这个命题的知识内容,从而获得 这个命题的较全面的有规律性的知识。如对“鲁迅笔下的外貌描写”这个命 题,我们可以找出许多例证来说明鲁迅外貌描写的笔法。如:
①工笔描绘法。如《故乡》中对中年闰土的刻画。
②简笔勾勒法。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
③描绘眼睛法。如祥林嫂的眼珠、康大叔的眼光、孔乙己的眼神、范爱 农的眼珠。
④突出特征法。如孔乙己的长袍、童年闰土脖子上的项圈、小栓背上的 阳文“八”字。
⑤夸张描写法。如《故乡》中对杨二嫂的描画,《藤野先生》中对清国 留学生的描写。
⑥比喻描写法。如对闰土,用了“松树皮”、“木偶人”、“石像”三 个传神的比喻。
还有“色彩烘托法”、“反复对照法”等等。
7.学科渗透法
也叫学科纵横联系法。它以语文教材中的某些知识为中心,通过设疑问 难的方式,与其它学科相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宽动手面、知识面、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在使用此法时,一般要求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
①《济南的冬天》中,“唐代的名手”指谁?
②《死海不死》中,什么叫“咸度”?生物为什么不能在咸度高的海水 里生存?
③《海燕》中,海燕有什么特点?
④《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什么叫激光全息缩微胶片?
8.列表法
适用于刚升入初中和分析课文能力较低的学生。表分内容、方法、意义 三部分。在组织学生预习课文,初步划分段落之后,按表填写。根据情况可 按师析师填、师生共填、学生自析自填的顺序进行。
表中内容部分是对课文中人物、事件、道理、事物的简述和提炼。
(1)从表达方式上可分为记叙、议论、说明、抒情。
(2)从描写方法上可分为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
(3)从修辞上可分为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等方法。
(4)从写作方法上可分为象征、对比、反衬、小中见大等方法。 意义部分是指用上述方法来表现内容的作用、好处;反映了作者的什么
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的创作原因。
以上三部分是对课文的横向解剖,接着可对表上的内容纵向归纳;从内 容部分可知文章的内容提要和结构层次;从方法部分可知文章的艺术特色、 写作特点;从意义部分可知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社会意义,至此全文分析完毕。 课文的思想、内容、结构、特点,一目了然,作者的思路、选材、风格、手 法也清清楚楚。对于较长的文章可以划分的层次多一些,细一些。经试验, 这种方法适用一切文体。大多数学生经三至四个学期学习就能基本掌握。
9.答题法
适用于已有一定分析、理解能力的学生。运用此法可按师提生答、师生 共提共答的步骤进行。首先在预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课文所属文体的 要素、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结构、写作特点、作者情况、时代背景等方面 提出一至五个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把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摘出来进行专题研 究、分析,从而把握课文的思想性、艺术性,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这几个问题解决了也就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所以,提出那些问题就成为 分析课文的关键。一般来讲,各种文体都有其要素及特征,这就是提问的主 要依据。例如记叙文的六要素;说明文的特征、层次、方法、语言;议论文
的论点、论据、论证;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戏剧的三特点;散文的“形 散神不散”;诗歌的四注意以及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神话传说、新闻通读 等等都是如此。其次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提出启发性、总结性、疑难性的 问题来研究。例如初中语文第五册中《祖冲之》和《哥白尼》都是人物传记, 都是夹叙夹议,但为什么前者叙多议少,后者叙少议多呢?这个问题的提出 就引导学生反复对照两文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得出哥白尼的研究成果已超出 自然科学的领域,对人类正确认识宇宙,对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宇宙观的建立 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这正是两文议论不同的原因。
阅读过程的操作方法六种
所谓操作阅读过程的方法,就是把关于进行科学阅读的理论、原则、规 律,具体形象地变成组织和安排阅读实践过程的行为方式,变成学生阅读的 实践行为和动作。它是理论与实际、阅读的思想认识与阅读的实践过程相互 作用、紧密结合的具体结晶,围绕它进行研究和探索,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上狠下功夫,这是我们开展学法指导专题试验的关键所在。
许多教师在学法指导试验过程中,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操作阅读过程 的种种方法,宜昌市教育科研所刘光胜老师作了如下总结:
1、目的要求操作法
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让学生按一定的目的要求进行 阅读,以实现对阅读过程的操作。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繁星》一课时, 先用小黑板出示阅读的目的要求:“反复阅读课文,仔细对课文圈、点、批、 划,弄清作者看星天的不同时间、地点、星天的不同特点和作者的不同感受。” 提出这样的目的要求,也就是为学生提示了阅读的方法和思路,学生按
照这样的目的要求进行阅读,也就渗透着学法指导。
2、阅读程序操作法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文的特点,为学生设计出阅读的具 体程序,让学生按程序一步一步地进行阅读,以实现对阅读过程的操作。比 如,一位教师上《爱迪生》一课。就为学生设计出了以下的阅读程序:
①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②再读课文,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什么。
③三读课文,弄清“爱迪生小时候是怎样热爱科学的”这一问题等。 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阅读程序一步一步地进行阅读,学到了方法,培养
了能力。
3、思维流程操作法
在阅读过程中,重视对学生阅读的思维方法训练,指导学生在阅读时, 学会思考,学会想问题,为学生设计出阅读的思维流程,以实现对阅读过程 的操作。比如,教课文的时候,这样提示: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 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思路阅读这一课。
像一位教师教《新型玻璃》这一课时,就为学生设计了如下的阅读思维 流程:
整体阅读→本课主要写什么?
↓
部分探究→几种新型玻璃?→各有什么特点、用途?
↓ 综合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按照这样的思维流程进行阅读,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4、设计问题操作法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阅读的要求,设计出阅读的思考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实现对阅读过程的操作。
一位教师教《穆老师的眼晴》一课,就设计了以下的阅读思考题:
(1)穆老师的眼睛是什么样儿的?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穆老师的眼睛会说话?课文中的“我”为什么 说穆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3)穆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认真阅读,仔细批划,互相讨论研究,不仅理
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也掌握了围绕问题进行阅读的方法。
5、编制提纲操作法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的目的要求和教材实际,编制出阅读提纲。让 学生按提纲阅读,有机进行学法指导,以实现对阅读过程的操作。 像一位教师教《古井》一课时,拟出了下列阅读提纲:
①村里人到井里取水。
③乡亲们帮老人挑水。
③赞颂井的作用。
④并对我的启迪。 再像一位教师教《避雨》一课时,设计了如下的阅读提纲:
?
?
? ?时间、地点? ?
? 路上遇雨?
? ?天气、环境? ?
? ?外貌? ?
? ?
避雨? 姑娘避雨?神态? ?
? ?
? ?行动? ?
? ?积雨云
? ?
? 姑娘谈雨?春雨
? ?
? ?四指雨
学生按照这样的提纲,思考、阅读,抓重点词句,分段,概括主要内容, 深刻理解课文,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掌握了操作阅读过程的方法。
6、图表操作法(略)
“四联系一拓展”阅读法
这是由河南西华一高高海峰老师设计并实验总结的。 一要联系“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 细读几篇“课前提示”不难发现,“课前提示”是打开课文重点、难点
之门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这一知识迷宫的向导。仔细研究 它并有意识地指导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就会既快又准地理清课文脉络,把握
课文精髓,收事半功倍之效。这和我们平时走路一样,只有目标明确,才可 能把准方向;否则,就只能空耗时间,于事无补。
至于“课后训练”,一般都是围绕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易混点而设计 的。它是检验学生对重点、难点理解得准不准,易混点辨析得清不清,以及 学后能不能用的尺子,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动脑、动口、动笔能力的必要训练 方式。因而读课文时,应把它考虑在内,以促使和帮助自己在关键处多下功 夫。这样,读课文就不会感到无事可做,为读课文而读课文了。
二要联系同单元的另几篇课文
我们知道,现行语文教材很注意单元的整体性。同一单元中的几篇课文, 在取材、构思、表现手法等方面往往同中有异。这里的所谓“联系”,就是 要有意识地将几篇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便发现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 及各自的妙处。如果说第一个“联系”是偏重于一篇课文,即一个点的话, 那么做好第二个“联系”就会变几个点为一个小面,同时还可利用相同点, 减少阅读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为了“举一反三”。有经验的学生还 可以根据各单元的课文来揣测编者的用意,进而把握出题的趋向;倘若再进 而将各单元和“教材说明”放到一起加以整体思考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就 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要联系“单元知识和训练”
平时评阅学生的试卷,常发现学生在分析课文写法、结构方式时有张冠 李戴、随便臆测的现象,其实这正是对那些内容从理论上缺乏理解所致。“单 元知识和训练”一般多是针对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新概念、新结构等作理论 上的分析。比如高三第一单元是议论文,有的文章的结构方式既新颖又典型, “单元知识”就专门讲“论证的思路和结构”,并设计了有关的练习题。如 果学生能在读课文时注意用“单元知识”中的理论阐释做指导,又反过来注 意用课文中的实例去印证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心领神会后再 去做训练题,那就完全可以避免概念混淆或理论和应用对不上号的现象发 生。
四要注意联系以往学过或读过的同类作品、同一作家的作品
在理科上擅长的同学都非常注意知识的前后连贯,经常进行分类整理, 其实这一方法在阅读理解课文时也同样适用。比如读《范进中举》就应该联 系《孔乙己》,从中发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读茅盾的《风 景谈》,可联系吴伯箫的《莱园小记》、《记一辆纺车》,进而体会延安军 民为粉碎敌人的封锁,渡过难关,是怎样团结一致、昂扬向上、以苦为乐的; 再读如《春蚕》,当然应该想到《多收了三五斗》,从而对旧中国三十年代 农村“丰收成灾”的社会现实加深认识。其实,倘若我们每读一篇课文,都 有意识地去这样联系,那么这不仅达到了复习学过的课文的目的,而且这本 身也是个分类整理的过程,同时还可使自己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天地,运用 起来也会显得得心应手。
“一拓展”是对那些喜爱语文或学习精力充沛的学生而言的
具体做法是学了一篇课文之后,可选些同体裁、同作者或风格相近、时 代一致的作品来泛读。如读了《春蚕》,可再翻翻《秋收》、《残冬》;读 了《茶馆》(节选),可再读读全剧等,这样无疑可以使自己的视野变宽, 理解加深。至于阅读、分析、写作等能力的提高,那自然也在不言之中了。
速读的九种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讲读”和“导读”,务必抓住一个“读”字。否则,“讲” 与“导”就容易落空。因此,如何提高“读”的速度和效率,是一个值得探 讨的问题。
精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古人主张“读书须仔细,逐字逐句要见着 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字斟句酌”。韩愈的“提要钩玄”,朱熹的“熟 读精思”,苏轼的“抄读”,司马光的“诵课”,王国维提倡的“众里寻她 千百度”等,均强调读书要精细。今天,指导学生精读,旨在培养认真读书 的习惯,克服浮光掠影的毛病;理解并掌握教材的教学要求,纠正浅尝辄止 的倾向;提高自学力度,改变被动、依赖的局面。因此,精读历来受到语文 老师的重视。然而,精读亦存在少而慢的局限,有必要加以改革。
古人也有选读的。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就是一种良好的读 书方法。人们往往对“不求甚解”持否定的态度,其实是误解。陶渊明爱好 读书,不是拘泥于一般的咬文嚼字,而是专在会意上下功夫。由于他善于抓 住文章的神韵实质,所以速度自然比一般人要快。
“不求甚解”是一种浏览式的略读的方法。略读和精读,是从阅读的精 度划分的,若从阅读的速度来看,又可分为慢读和快读。一般说来,精读表 现为慢读,略读表现为快读。但读慢不一定是精读,快读也不一定是略读、 因为有的人读得慢并非读得精细,只是效率过低;有的人读得快也并非读得 草率,而是效率较高。诸葛亮读书就很快。据王粲《英雄记钞》记载,亮与 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略”。 正因为“观其大略”,所以,诸葛亮才能抓住书的主旨要领。他在同样的时 间内,比别人阅读更多、更广泛的书,从而获得既广博又重要的知识。诸葛 亮这种快速阅读的效果,为徐庶等人所不及,可谓成功的经验。列宁读书的 速度也快得惊人,他惯于“一目十行、十二行,迅速地抓住整段整页的意思”。 列宁速读的方法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教育要面向未来”,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新的知识层出不穷。据统计,
当前世界知识的总量每隔五年至十年就要翻一番。假如学生对每本书都字斟 句酌地读,他们所读的书和所接收的信息就太少了,也就难以适应未来社会 的要求。
阅读的速度常常体现阅读的效率。在许多情况下,阅读速度快的反比读
得慢的理解得更准确,记住的内容更多。究其原因,在于阅读时眼睛与大脑 的相互协调。人的大脑接受信息的速度要比眼睛快得多,大脑容易无事可干 而开小差。如果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通过眼睛接收传递信息就会偷偷地 溜掉。因此,读书的速度愈慢,就愈难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原因在于读得慢 的人常常陷入一些孤立的词义和无用的细节之中,只见树木不见林,无法理 解作者的思想脉络。这正是慢读的弊端。
快速阅读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1、默读法
进行速读时,注意只“阅”不“读”,发音必将影响速度。“阅”者有 回旋的余地,可以不采用所读材料的全部词汇,而只取其中的某几个词,甚 至只是一个完整的形象,只有采用经过压缩的语句,才有可能快读,才有可 能从词汇的树丛中找到思想的森林。
2、浏览法
即阅读时,目光撒下去所接触的不是两三个词,而是完整的一句,整整 的一行甚至再多些。这种浏览的方法用在了解一本书的大意上,通常在图书 馆、阅览室、书摊前拿到新书时使用。
3、选读法
这是快速阅读的一种形式,这种办法用来选读文章里的部分章节。在这 种情况下,读者应通观全文,争取不要漏过任何部分,但注意力只能放在他 要读的主要观点上。这种方法常常在读者浏览了全书之后回过头来通读第二 遍的时候使用,如要求在《范爱农》一课中找出追述和补叙的段落即可选用 此法。这样,阅读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在未找到他 所需要的章节、内容前,对其它部分可以一掠而过,不予细看,只把精力放 在要读的部分。
4、扫描法
这是一种快速浏览法。它的目的是为了从中找出我们所需要的且又较为 明显的东西,如人名、数据、成语、生词、论点等。视觉(特别是周围视觉) 发达和经过训练的人一打开书就能迅速发现要找的东西。
5、提问法
在阅读时,有意识地提问,然后迅速在书上寻求答案。如《崇高的理想》 一文就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什么是理想;为什么说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 性的;什么是传大的理想;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最崇高、最传大的理想? 读了《鲁迅的精神》就该知道鲁迅的精神是什么,这样,阅读有了目标,有 了疑问,带着问题阅读,便可争取在阅读中解决疑问。
6、提要法
阅读时不宜平均使力,应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要抓大意,抓主 句,抓脉络,抓中心,可以边读边列提纲和图表,从中了解和发现重点、难 点、新问题及新材料。
7.变音读为视读
视读是不经过声音的媒介,让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接反映到中枢神经, 形成整体反映某一概念。因而比音读快三四倍。
8.变顺读为跳读
跳读时,只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而跳过非关键的词、句、段、形成整 体记忆。整体记忆又称“积块”记忆。如一篇文章的字可以视为“点”,词、 句、概念可视为“块”。大脑中贮存了许多词组、句子和逻辑关系后,就可 以看到一个字而“须知”一个词,见到上句而“预知”下句,达到“一目十 行”。
9.运用组合记忆
当记新概念时,许多概念脑中已有的,则无须重记,而对少量要记的, 却又可以以熟带生、以老带新。组合记忆的训练愈多,阅读的速度就愈快, 每分钟可达八百字以上,且记住的内容更牢固。
文章的体裁不同,篇幅的长短不一,阅读的目的有别。因而,阅读的方 法也应因体裁、篇幅、目的的差异而灵活运用。实践证明,采用速读方法, 既可以弥补精读的不足,又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益。
皮亚杰指出:“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 心理成长。”快速阅读是提高阅读效益、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它不仅
为学生涉猎课外读物,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打开了方便之门,而 且为语文教学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添上了翅膀。在语文教学中,快速阅读确 实具有事半功倍的优势。实践证明,它是优化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读注释六法
注释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眉注,郎在一篇文字的上方作注;二是夹注, 即在文字中间作注,或用括号标示,或用小字体指出;三是脚注,即在一页 文字之下或和篇文字之后作注。从功能上看有三种注释:一是提示性注释, 主要交代文章出处,简介作者,或揭示时代背景、概述作品主要内容,或解 释题章,点明主题思想;二是诠释性注释,主要注释字音、词义、句意;三 是说明性注释,如交代引文出处,介绍词句中涉及的人物、历史事件、地域 名称等。其中,诠释性注释是主要部分,我们不但要理解注释的内容,重要 的词义,还要在理解基础上加强记忆,不断积累,丰富词汇。了解了这一些, 你才算初识了注释。
你还得掌握注释的方法和释义的基本术语。注释的方法,从内容上看, 主要有三种:第一,是阐述词语的本义,多用直接解释法,第二,是在阐述 本义的基础上,再注释引申义(包括比喻义、借代义和形容义等)。对这种 注释法,应该特别注意掌握释义的术语。表示本义多用“原指”、“原意是”、 “原是”等。表示引申义,往往用“这里指”“这里是”“这里用来”等; 表示比喻义,往往标明“形容”;表示借代义,往往标明“借指”等。第三, 是阐述特指意义,或意释语句。有些词义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或特定时间、 地域中的用法,往往是“这里是”、“这里指”或加上引号来阐述。凡不便 照字面直释,而用意释的内容,往往用“意思是表明”。
注释的方法,从形式上看,又有多种,主要的释义方式是:
(1)总释和分注。先阐释整体语句,再诠解难字难词的含义,或先总后 分,或先分后总等。
(2)释文中加括号。文言译句中为补全结构,使译句连贯、完整而用之;
语体文中为提示词语适应的对象或使用范围用之;作为夹注或补充性注释亦 用之。
(3)文言注释中的通假字、古今字或异体字,常用“或 x”“同 x”、
“通 x”来表示,前者为借字或古字,后者是本字或今字。阅读时要用本字 之义去理解文句之意。例如“[属]同‘嘱’”。这是古今字,“属”是古字, “嘱”是今字,阅读应按今字去理解。例如“[亡]同‘无’”。这是注释通 假字,“亡”是借字,“无”是本字,阅读时要从本字之义去理解文句之意。
1.对号读注释
注释都是根据正文的需要作的。每个注释都是针对正文中的某个字、某 个词、某句话作出的。因此,在读注释的时候应该同相应的字、词、句对号。
2.互相参照读注释
如“六艺”的注释。在《师说》中为“指《诗》、《书》、《礼》、《乐》、
《易》、《春秋》六种经书”。在《张衡传》中为“指的是礼、乐、射、御、 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为什么同为六艺,注释却不同呢?这就需要认真 对照原文。《张衡传》的“通五经、贯六艺”中的“五经”,指的是《诗》、
《书》、《礼》、《易》、《春秋》五种经书;“六艺”自然不会再指六种
经书。《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书通习之”的“六艺经传”是指六经的经 文和传文,显然不是指的六种学问和技能。经过这样比较,“六艺”一注就 读懂了。
3.领会精神,融会贯通读注释
有的注释,只交代了历史事实或人物关系,没有直接对列出的内容有针 对性地作出注释。在这种情况下,就特别需要认真联系课文去领会精神,融 会贯通去读懂它。
4.对同一内容的不同注释,应比较衡量做出选择
比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有这么一句:“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 少矣。”这句中有两个“其”字,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注释。在这种情况下, 就可以结合课文通过比较衡量,选出你认为最满意的注释。
5.不满足于意译的注释
有些注释仅对某字、某词、某句话作了意译,本意如何未作解释。在这 种情况下,应该参看一下有关书籍,或去查一查词典,力求弄懂原意。
6.不盲从注释
对不当注释不盲从,应查考核实,注释有误注的,对那些不当的注释, 将释意放在文中仍无法理解的注释,应该再找有关资料工具书查清楚。
“批注”训练及其方法
1.发现与圈点
这是动笔墨的第一步骤。要领是在阅读中善于发现,准确圈点。发现的 对象是读物中的好词好句,通过画线圈点引起自己的注意。课外阅读中“发 现”的指导应从写人和写景两种文章开始。写人的文章可注重肖像、神态、 心理活动等描写词句的发现。一般说来,在写人一类文章中,学生容易发现 描写肖像、语言、动作的字、词、句,不容易发现神态与心理活动的描写。 发现为下一步骤批注打下了基础。
写景的文章,重点抓住能准确表现景物的性状(静态)与变化(动态)
的词句的发现。方法是:“从课内到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根据课堂上教 师提出的圈画要求,学习课外读物圈点。
要强调的是,动笔墨圈点前,主要的是多读。只有多读、理解,才能有
发现,有了圈、点、画基础,就为第二步骤批注摘抄提供了材料。
2.综合性“批注训练”
一篇课文中的“批注”内容可包罗万象。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 律,我们将其分为三大类。
(1)是常规性的批注:即每读一篇课文,都应对课文的词语知识,篇章 结构,写作特色:中心思想加以分析理解,写上批注。
(2)是特殊性批注:即根据课文的特点,自读思考题,根据思考题来阅 读课文,作出简明的批注。
(3)是自由式批注: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总会遇到一些自己特别欣赏 的地方,一些感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意批注,哪怕是 批上一个问号也可以。
批注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词语:查字典注释词义,或联系上下文谈谈对这个词语的具体理解、评
价、或注明同义词、近义词及其辨析。 句子:辨别特殊句式如反问句、设问句等,简记特殊句式的基本格式。
要求学生能就排比句、比喻句做简单的句子结构分析,如找出本体、喻体。 对于一些意思含蓄的句子可注明其具体含义,精彩的描绘、警句等可谈谈自 己读后的体会。
标点:一篇课文某个标点的特殊用法或个别标点的特殊含义、如引号、 省略号、破折号在文章中所含的特殊意义须作为批注的内容。
题目:解题、审题。不同文章作者在题目确定与构思上用意不一。题目 的选择,有如画龙点睛之笔。有的能给人造成悬念,可以就作者、写作背景 及如何理解题目作批注。
段及篇章:这是从写作这个角度来批注。此类批注内容难度较大,需建 立在一定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可结合所学过课文的文章结构来作相似文章的 批注,文章的叙述顺序的辨析,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的批注,在 训练中还必须因人而异提出要求,对于语文学习较好的同学可指导其对全段 全文写出评语,或写出简要的心得体会、质疑文字。
文字式综合性批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式:注明某一句、某一层或某一段具体含义的分析性文字。
(2)概括式:层意、段意、文章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的归纳。这种方法 有一定难度,可不作面上要求。
(3)评价式:对文章中某一事物,某一用语,某一修辞和某一写法的评
价性文字。
(4)感想式:就文章内容所展开的想象和联想方面的文字,可选语文学 习较好的同学作点上的训练。
(5)疑问式:理解课文中产生的疑难点的文字纪录。这种批注法要避免
学生提些意义不大的问题,同时也是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读课文国目九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常 用如下九种读课文标题的方法。
1.辨原题
语文中的不少文章,有的是名著的节选,有的是改写缩写。
《草》节选自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四句。诗题改成了“革”, 更突出了野草枯后复荣、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清代作家纪晓岚的《唐打 猎》原是文言文,后经翻译改写成《唐打虎》,虽是一字之改,但突出了唐 打虎一家的高强本领。读题时要善于把修改后的题目与原题比较,进一步体 会作者
和编者的用意,这对把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很有启发。
2.辨体裁
语文的体裁多种多样,从文章的角度讲,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从文学角度讲,有诗歌、小说、散文。此外还可分为故事、寓言、童话等等。 标题往往以特定的语言形式,标示出鲜明的文体特点。阅读标题,要注 意辨别它所体现的独特的文体性质,从而正确地区分出文章的体裁类别。《过 秦论》、《六国论》、《论积贮疏》,一眼便看出它们是议 论文;而《天山
景物记》、《小石潭记》等,一眼便知是写景散文;而《任弼时同志二三事》、
《李?雪夜入蔡州》,一看便知是写人记事的文章。了解课文的体裁,就可 以找出恰当的学习方法。
3.辨感情
标题往往会反映出作者的感情态度。阅读标题,就要注意体察它所流露 的鲜明的情感色彩,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例如,《爱国学者顾 炎武》这个题目,它首先肯定了顾炎武是个爱国者,其次又说明了顾炎武是 位学者。正如文中第一段说的:“顾炎武首先是有气节的有骨头的坚强的爱 国主义者,其次才是有伟大成就的学者。”再如《一件珍贵的衬衫》,这个 题目,在“衬衫”前用了“珍贵”两个字来修饰。“衬衫”,之所以珍贵, 并非是衬衫本身的经济价值,而是通过它表现出衬衫的主人具有关心群众, 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这个标题就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赞颂和尊敬的感 情。
4.辨中心
每篇文章总有一个中心,有的中心在开头点开,有的在结尾表现,有的 在标题中交代。《飞夺泸定桥》一文,从标题中“飞夺”一词,可以看出红 军战士英勇作战、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伟大的友谊》一课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的奋斗中亲密合作、建立了伟
大的友谊,标题也是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读题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对 我们了解文章的结构以及归纳文章的段意都提供了不少方便。
5.辨情节
故事性的文章,有若干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作者为了突出文章的精彩片 断,常常用故事的主要情节作为标题。《今天我喂鸡》写了打扫鸡棚、放鸡、 和食、喂鸡和捡蛋等情节,其中喂鸡写得最精彩、最详细,因此做了标题。
6.辨意图
标题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标题,要注意领会它 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从而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这个题目,就鲜明地告诉了我们鲁达见义勇为、为民除暴的主题。再如《药》, 穷苦的城市贫民竟以革命者的鲜血作为治病的良药,而这“药”既没有治好 小栓的病,更没有治好群众不觉悟的病。由此看出,群众是何等愚昧,革命 者是何等的可悲。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说的“药”是一付骗人的愚弄群众 的假药。这是在揭露封建统治者镇压革命者,欺骗愚弄群众的罪行,从另一 个角度讲,革命者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克服脱离群众的弱点,发动群众起 来斗争;群众应该觉悟起来,不再受愚弄和欺骗。从这个意义上看,这里的 “药”,又是一付进行思想教育的良药。一个“药”字作题目,它不仅简明 而集中地概括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也尖锐地向读者提出了一个严重的社 会问题。
7.辨修辞
标题中的修辞,有的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一定要争气》、《你 们想错了》,就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前者表现童第周勤奋学习,“一定要 争气”的精神,后者突出了方志敏的清贫。有的标题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如《我的旅行》,用拟人标题,向学生介绍了人体消化器官的知识,由于把 豆瓣当成人物“我”来写,采用自述的方式,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有的标 题制造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沙漠里的船》,沙漠是缺水的地方,
怎么会有船呢?这就是悬念。原来作者使用比喻的方法,把骆驼比喻成了运 输工具中的船,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8.辨重点
写文章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每篇文章都有它自己的重点,有的在标 题中规定了文章的重点,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标题中的“美丽”就是全 文的重点。《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富饶”也是文章的重点。读题辨重点, 能帮助我们讲课文时抓住重点,分清详略。
9.品意味
有些标题,往往蕴藏着不易被人觉察的特殊意味。阅读标题,要注意品 尝出它所渗透的褒贬意味,从而领悟作者的艺术匠心。例如,《祝福》和《多 收了三五斗》,前者以表示喜庆的“祝福”为题,衬托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表达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后者以不露声色的事实表述,对丰收 成灾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抨击,透露出作者忧愤的心情。这类标题寓意 含蓄,耐人寻味。
理解词语十三法
词语是构成句子的部件,句子又是组成段和篇的基础。因而理解词语有 利于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1.下定义
用简练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做确切的说明。这一般适用于对科学术 语的解释。例如:
生产力——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光——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
2.剖析词素法
这种方法是把要解释的记号从课文中拿出来,对词中关键的词素进行解 释。此法是针对易懂好理解的记号语而言。
如“无边无际”,就抓住“无”“际”这两个语素。两个重点字解决了,
整个词的意思就明了了。
3.分析法
它适用于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的合成词,通过分析各个语 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释词义。例如:
勤俭——勤劳而节俭。勤,勤劳;俭,节俭。
水泄不通——水都流不出去。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严密。泄,排泄。
4.比较法
用一个或几个同义词或近义词解释。即用通俗的解释深奥的,用常见的 解释生僻的,用普通话词语解释方言土语。而且对于一些近义词,可作辨析。 例如:
张惶——恐慌、慌张。 攘除——排除、铲除。
5.否定法
有一些词可用其反义词的否定式释义,或者用同义加反义词的否定式释 义。例如: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
从容——镇静、沉着、不慌不忙。
6.描述法
重叠式、双声叠韵式、附加式的一些联合式的成语,常用描述式的方法 释义。例如:
芊芊莽莽——草木茂盛的样子。 哗然——形容众人喧嚷起来。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娇艳的花。嫣,娇艳。
7.说明法
有些词语不好表述,可用此法说明事物的属性,或揭示事物的实质。例 如:
社稷——指国家。社,过去指土神;稷,指谷神。 玉皇——指道教中地位最高,职权最大的神,也叫玉皇或玉皇大帝。
8.类推法
有些词属于同一类构词方式,如带后缀等。它们有一个相同的词素,而 且意义相同。只要掌握一个记号语的解释,就可以类推其它词语。例如:
凛然——严肃、可敬畏的样子。“然”是样子的意思。 绿化——种植花树木,改善环境。“化”加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构成动
词,表示转变为某种性质或状态,如“机械化”、“革命化”等。
9.前后互解法
有一类联合式的词语,前后互相映衬、补充,可用前一部分释后一部分, 亦可用后一部分释前一部分。这类词往往含“形容”、“比喻”义。例如:
高慢——高傲、傲慢。
精疲力竭——形容精神非常疲惫,没有一点力气。精,精神;力,力气; 竭,尽;疲,疲惫。
10.示现法
有些词语,不妨展现一下实物,或用简单的手势或表情,词义便产述明 白了。例如:
小篆——指笔画较简省的篆书,秦朝由大篆整理简化而来,也叫秦篆。
这类记号尽管作了如许说明,也未必明白。如果出示小篆字体,就知道 什么是小篆了。
南级——地轴的南端,南半球的顶点。如能在地图或地球仪上指出来,
就能深切理解了。
11.古语法
现代汉语语汇是古代汉语语汇的继承和发展,有些现代汉语语汇,仍然 保存古代汉语语法特点,诸如词类活用,名词活用做状语,使动用法,意动 用法等,因此用古汉语的语法特点来解释这些词语,就能做到轻而易举、举 一反三了。例如:
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都卷进去。(席,名词活用作状语。) 蜂拥——像峰群似的拥挤着(走)。(蜂,活用作状语)。
12.连锁法
有些词语,有派生关系,或辗转相承关系,在释义时,可由甲导乙,再 由乙导丙。这不仅能丰富词汇,而且能培养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研精神,还 能激发学习兴趣。例如:
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