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5-02-15 13:25
[考点展示]
《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
[历年]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卷)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提示:从字的活用、句式的倒装或修辞的角度、心理的角度对“诗眼”进行赏析,只要言之成理,都可得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4年全国卷甲卷)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提示:对诗歌的赏析允许有不同的角度和理解。关于本诗的细节,如果认为是游子在匆忙之中千言万语说不尽,那也是可以认同的一种解释。)
3.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4―16题。(2014年上海卷)
望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
李白 徐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流恶诗。’”
[注]谪仙:李白。
16.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同意。要点:李诗更为雄奇瑰丽,想像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不同意。要点: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入,气势显得壮阔。(提示: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能给分)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4年山东卷)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规律总结]
古代诗歌鉴赏已经考了整整十一年,2002年以来的主要变化是题型的变化,即过去用选择题,放在第Ⅰ卷;现在用简答题(北京卷一般仍保留一小题为选择题),置于第Ⅱ卷。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基本特点是:(1)选择“浅易”的古代诗歌作为鉴赏材料。上面列举的五首诗,无一不是“浅易”的古代诗歌。(2)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分析近几年的考题,可以看出,试题是从鉴赏的角度出的,但其基本的出发点是对诗作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作一定程度的鉴赏(以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为重点)。
解答古诗鉴赏题,一定要品味语言,披文入境。艺术创作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我们在鉴赏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为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例如读王维的《过香积寺》,首先要认定标题中的“过”是寻访,而不是“路过”;读张籍的《秋思》,由题目及诗中的“家书”,即可得知该诗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要注意作者。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戴复古的爱国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三要注意注释。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如2003年全国卷的试题),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如2014年山东卷的试题),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
四要注意题材。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如张籍的《秋思》)、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五要注意意象。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比如2003年的试题,首先要求依据题干中有关“诗眼”概念的解说,确认“咽”与“冷”是诗眼;又要求“结合全诗”说明“为什么”,这就需要整合全诗。具体而言有三个要点:一是“咽”“冷”运用了比拟、通感的修辞手法,使景象更为生动形象,这是语言技巧层面的鉴赏;二是描绘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这是诗歌形象层面的鉴赏;三是表达出作者禅寂的心境和追求,这是思想感情层面的鉴赏。可惜的是,许多考生根本不注意从构成景语的因素切入,也就无法正确赏析,于是有不少这样的答案:“……因为这两个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泉声和日色与危石和青松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全诗的主旨相照应。”此类答案除了套话外,没有一点有价值的“赏析”,自然只能得0分。
六要注意细节。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比如《秋思》一诗,撇开游子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信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非常真切而细腻地表现了长年旅居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怀念关切之情。
七要注意“情语”。古诗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把握了这些词句,便可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络。如山东卷考查的《江阴浮远堂》,该诗前两句写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奔流的长江引出“万里愁”。“愁”什么,为什么“愁”,到了第四句才交代。而第三句正是前后连接的纽带,交代了是国家民族之“愁”,“最苦”二字翻出一层,写出了一种常人少有的心理,将自己的愁苦表现得无以复加,因而在全诗中最具表现力。
[命题展望]
一、命题材料基本圈定在唐诗宋词,而尤以唐诗最被看好,唐诗中又以绝句最受亲睐。
二、选择题有可能退出试卷,题型将会趋于纯主观化。另外,古诗鉴赏的小题题量会有所增加,2014年已有上海卷、江苏卷、广东卷等三份试卷设置了3道小题。
三、就考查内容而言,近几年越考越细,大到主旨、意象、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在诗法的考查上,借景抒情这种手法考得最多),小到炼字、炼句、修辞,尽在测试范围之内。
四、试题难度有所加大。比如2014年多份试卷结合诗评设题,2014年比较阅读、赏析题的明显增多,已经显露出这种趋势。
五、评分上会进一步尊重考生对诗作的个性化解读与评价。比如2014年上海卷第16题,考生既可以认为苏轼的话基本倾向是正确的,也可以认为这种说法有其过激之处。
[备考建议]
一、强化积累。要想从容应对古诗鉴赏这一考点,平时应注重积累,多读一些古诗词名作,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二、弄清术语含义。一定要了解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的含义,如意境、风格、韵律,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象征、虚实、衬托,等等。
三、突出重点。对有利于检测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鉴别能力的多篇鉴赏,备考时应倍加重视。
[原创练习]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蝉
虞世南①
垂绥②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
骆宾王③
西陆蝉声唱,南冠④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虞世南:原为隋朝旧臣,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后,由于才高学广,为人正直,深得器重。②垂绥: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③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写这首诗时,本来担任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④南冠:指囚徒。
前人评价说:“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你赞同这一评论吗?请结合两首咏蝉诗,具体说说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二句,能不能改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为什么?
(2)《诗经•采薇》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清代王夫之认为,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位士卒心里是高兴的,诗中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结合《渡汉江》中的“近乡情更怯”简述理由。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杂诗(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关于“故乡事”,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连问了十二个问题,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杂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你觉得这样写合理吗?
(2)你更喜欢《杂诗》还是《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陇西行》共四首,此其二;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
(1)①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七言 ;②从题材上说,属于 诗。
(2)明代王世贞赞赏此诗后两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两句“筋骨毕露”,后两句为其所累。你认同前人的看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同意。蝉声远传,一般人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虞世南却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同时带有以“蝉”自况的意味,表现出一种雍容的气韵,所以说是“清华人语”。骆宾王的《咏蝉》诗也是借蝉抒怀,以“霜重”“风多”比喻处境的险恶,以“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以“响易沉”比喻言论被压制,以“无人信高洁”比喻自己品性高洁却不为时人所理解。这首诗道出的确实是“患难人语”。
二、(1)不能。作者因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也越强烈。这种矛盾心理,在渡过汉江、接近家乡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而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可能立即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或:“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2)不同意。王夫之认为走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并不正确。这位士卒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心里非常痛苦,当他终于能够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不只是单纯的高兴,而是百感交集。他希望马上与家人团聚,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自己离开家已经很久了――这与“近乡情更怯”十分相似。此外,紧承着“昔我往矣”四句而来的“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也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位士卒心中并不快乐。
三、(1)独问“寒梅著花未”,表面看出乎常情,但绝非故作姿态。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也自然成了“我”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2)更喜欢《杂诗》。王绩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其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杂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答“更喜欢《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四、(1)绝句/边塞。(2)不同意。首句写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誓扫匈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次句写五千精兵一旦之间丧身“胡尘”,确实令人痛惜。征人战死得悲壮,少妇的命运就更值得同情。所以这些描写正是为后两句表现少妇思念征人张本。若无前两句明白畅达的叙述、描写作铺垫,亦难见后两句“用意”之“工妙”了。(若答“同意”而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也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