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5-02-05 09:57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常常遇到一些“可意会而不可言谈”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由于学生缺乏直观、形象的感知而被称为教学的难点。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一般多采用挂图、板演、课件、引导学生自我体验等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解决,但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类问题,一直是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课题之一,例如直观教具的选择、制作和使用,就一直是我不懈的追求。
在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中,上课伊始,有学生提出一个预习中发现的问题:骨骼肌是怎样协调配合,从而完成一个动作的?对于这个问题,虽然我课前做了一定的准备,制作了相关的动画课件,让学生做动作、用手摸相应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状态,并且安排了课后制作“骨、关节和肌肉活动模型”的作业,但从学生的反映看,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上完第一节课后,我想能不能先做一个教具,在课堂上演示操作一下呢?偶尔看到对面桌子上一个教师用的圆规,眼前一亮,脑子里浮现出人体上臂的影子,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模型吗?立刻借用相关材料尝试制作了“骨、关节和肌肉活动模型”。这个模型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很棒。下面介绍它的制作思路和方法:
一、制作原理和方法:以圆规的转轴类比肘关节,以其两脚类比肱骨和尺骨(或桡骨),在“关节”的内外两侧分别用图钉固定一根橡胶管类比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橡胶管的固定位置如图所示)。
注意:
1、橡胶管固定时其长度应留有一定余地,以使其在自然状态下都处于舒张状态。
2、圆规转轴处应松紧适度,以保证其转动自如,同时又不会失去控制。
二、材料用具:
一支教师用圆规(可向数学老师借用,只要两脚完整、有转轴,废弃的也可以),两段橡皮管(可在化学实验室借用),几个图钉(使用螺丝钉也可)。
三、使用和演示方法:
1、一手握圆规转轴处,一手沿下图中箭头方向拉紧内侧橡胶管,圆规两脚间夹角缩小,此时外侧橡胶管处于舒张状态。表示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如下图所示:
2、放松内侧橡胶管,一手握转轴处,另一手拉紧外侧橡胶管,圆规两脚张大至平直。表示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如下图所示:
3、教学中,有同学提出问题: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处于什么状态?此时,只需把两根橡胶管都放松,再把转轴略微放松,竖直提起圆规的一脚,另一脚自然下垂,两组肌肉都明显处于舒张状态。
在这个问题解决后,我又追问:如果咱们手提重物上楼(如一桶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处于什么状态呢?学生略一思索:都收缩。
4、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组肌肉的协调配合,我又从有的学生曾经发生过的“抽筋”现象,换个角度进行了演示。因为抽筋经常发生在腿部,特别是小腿,所以演示前首先将圆规的转轴类比为膝关节,圆规的两脚分别类比股骨和胫骨(或腓骨),两根橡胶管则分别类比相应的肌肉。演示了在屈腿时,如果两组肌肉都收缩,则小腿不能伸直;当腿伸直时,两组肌肉都收缩,则小腿就不能弯曲。如下图所示:
通过以上的演示,学生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及其重要性就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此外,对于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骨骼肌两端的肌腱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我启发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经过尝试,有学生想到了如下图示的方法,效果很好。如图所示:
在上图中,无论学生怎样拉紧橡胶管,两块“骨”都不会绕“关节”转动,相应的“动作”也就不能完成。
在这个事例中,我用借来的教具(圆规和橡胶管),加上自己的一丝创意,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让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受到了科技创新的启发,让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