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4-12-06 08:35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始建于 1978年,前身是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为现名,原全国政协主席、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的办学宗旨,秉承“重德重能、从实从严、勤奋俭朴、团结竞进”的优良传统,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服务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管、艺、文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基本涵盖城建领域的学科专业体系,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城建类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市属普通高等学校。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建设用地面积89.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29.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3亿元;中外文纸质图书117.6万册,各类电子图书120万种,是天津市高校联合图书馆成员馆,可实现馆际互借;有27个教学实验中心(室)、124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拥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3个出口的校园网络体系;形成了以“一环、一路、二湖、三园、四景观节点”为主要风景的优雅美观、清新亮丽的人文生态校园。
学校设有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地质与测绘学院、城市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2个教学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目前,全校共有专任教师86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35人,其中教授12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5%;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632人,占专任教师的73.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8人,占专任教师的24.1%。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天津市“千人计划”人选2人,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4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双聘中国工程院士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逐步发展留学生教育。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142人,其中本科生13397人,硕士研究生745人。拥有本科专业41个,其中工学22个、理学7个、管理学7个、其它学科门类5个。近年来,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批土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学等5个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委员会的专业评估,获批建筑学学士学位授权点;在天津市“十二五”学科专业综合投资规划中,获批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5个;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个专业入选天津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天津市优秀教学实验室4个,天津市精品课程12门。获批天津市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0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左右,位于天津市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了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与环境、城市经济与管理、数字城市、城市文化等6个学科群;拥有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4个天津市重点一级学科;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地质学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31个,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环境工程等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
学校整合优势资源,拓展合作空间,重点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现拥有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 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实验室、水质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吹填造陆与滨海软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工程中心2个(建筑垃圾与燃煤废弃物利用技术工程中心、滨海软土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成立了协同创新平台4个(地质环境与岩土工程联合研究中心、水质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部)、数字城市与虚拟现实实验室)。拥有天津市地震工程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拥有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咨询监理公司、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学校坚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注重基础研究,凝炼科研方向,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近五年来,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8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天津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开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95项,以及横向科研项目756项,年均科研经费达4600万元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31项;出版学术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3120篇,其中SCI、EI和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898篇。
学校大力开展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近五年来,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活动中,共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45项,在历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中,均获得团体优胜杯;38支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队获得天津市先进示范队荣誉。拥有一支高水平女子足球队,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亚军;2011年,有4名队员入选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队,荣获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足球比赛冠军;2012年获得全国女足足协杯冠军,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女子足球比赛铜牌。荣获2008年度全国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2011年度天津市文明单位、2012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与丹麦VIA大学续签了合作协议,与德国莱茵-瓦尔应用科技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日本名城大学等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邀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在内的数十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有力推动了学校对外交流合作,扩大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转型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继续坚持“内涵充实提升、外延拓展优化”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进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规模适度、学科结构合理、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科技综合实力强的有特色高水平城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