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4-10-10 17:54
正确处理历史复习备考的六大关系
湖北省黄冈中学 熊银忠
高考历史命题呈现以下四大特点:从组题方式上看,选择采用个体形式,材料成为主要载体;从考点分布上看,突出检查主干知识,突击抽查边角知识;从能力要求上看,彰显材料处理能力,综合程度越来越高;从思想方法上看,新式史观整合试题,隐藏热点学以致用。因此历史复习备考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六大关系,即:教材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关系,主干知识与边角知识的关系,大纲教材与课标教材的关系,传统史观与新式史观的关系,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关系,训练数量与训练质量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教材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关系:教材为主,课外为辅
高考命题经常涉及课外知识,如2014年谥号、年号、庙号题,2014年阴阳方位题,2014年姓氏起源题和四面楚歌题等,就与教材知识联系较少。可见,高考命题逐渐摆脱教材与版本的束缚,图书资料、网络媒体等也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鉴于此,平常应当有意识地积累一定的文化常识,如社稷含义、阴阳五行、纪年方法、节日节气、传统礼仪等,但不能本末倒置,现行教材仍然是中学历史学习最重要的资源和工具,通过对教材的感知,获得系统的历史基础知识,才能形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正确处理主干知识与边角知识的关系:突出主干,兼顾边角
教材的主干知识一般都是高考命题的主体。(主干知识内涵:列入考试大纲的要点,教材中未标★的章节,教材中用宋体字排版的内容,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从总体上看,2000年以来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除少数年份外,基本上遵循了突出考查主干知识的命题原则。高考还经常出现以边角知识命题的情况。(边角知识内涵:没有列入考试大纲的要点,教材中标识★的章节,教材中用楷体字排版的内容,教材中的图表、注释等内容,中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以边角知识命题的情况在2014、2014、2014、2014年等年份较为突出。
历史复习中要把教材涉及的中外主干知识按历史发展的阶段进行梳理,抓住知识点,深化知识面,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形成点、线、面立体式框架知识结构,在夯实基础知识基础上,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构建完整的历史网络体系。通常的做法有:一是利用目录回顾知识,宏观掌握历史线索,如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等,可以从对教材第四章第二至七节、第三章第四节目录的分析入手;二是自拟专题重组课本,深化知识理解记忆,如儒家思想在我国历朝地位的演变,可以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秦朝时期、西汉时期、维新变法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等历史阶段儒家思想的有关史实加以分析;三是“三化”教材主干知识,落实深化考点内容中历史事物的背景、过程、结果等要素。(“三化”模式即考点内容题型化,题型要点化,要点规范化。)
此外,还必须做到查漏补缺边角知识,力求细节能拿不丢,也就是对教材的阅读部分,插图表格、前言注释、大事年表予以足够的重视,可以设置选择、填空等小型专项训练,兼顾边角知识落实到位,使之成为提高成绩的新增长点。
三、正确处理大纲教材与课标教材的关系:借鉴利用,取长补短
现行大纲教材知识体系,从纵向来看是一种编年形式,其局限是同类知识相对分散;新课标教材弥补了大纲教材的不足,知识内容以专题模块形式呈现,强调理念的推陈出新,突出知识的归纳整合,为历史专题复习提供了一种范式和借鉴。如新课程教材涉及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商业与城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因此在大纲教材的复习中应适当借鉴利用新课标教材的观点,关注新课标教材与大纲教材相关联的主干知识,发挥新课标教材的工具作用和引领作用。
四、正确处理传统史观与新式史观的关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近年来,以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研究历史成为学习我国历史学科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新式史观成为高考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基本范式。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成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高考命题注重考查不同文明类型的主要成就、特点以及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社会变革,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两种基本途径。高考命题注重考查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科学化。
整体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认为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现代化浪潮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同一时期世界各地、各种文明的横向联系。
在新形势下,淡化阶级斗争等传统史学观念,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等新的史学观念指导历史学科的复习备考,十分必要。
五、正确处理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关系:力戒片面,勾连教材
历史试题关注现实,不回避热点问题,常用周年或次周年范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隐性切入,考查非常隐蔽或者说非常含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载体在课外或题外,旨趣在教材之内。如2014年全国卷一第16题通过西夏文化题隐性考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热点问题,第19题通过台儿庄战役题隐性考查了国共两党合作的热点问题,第39题通过三角贸易题考查了索马里海盗、金融危机与国际贸易、废奴主义运动等热点问题。
复习中,要针对发生在2014年4月至2014年3月间的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尾数为9、0、1的年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对进行重点复习;把人类长期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与教材知识对应起来,有机渗透。如辛亥革命纪念,上海世博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承包与“三农”问题,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热点问题。复习热点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即要充分联系学科知识,不能离开教材知识,空谈热点,片追热点。
六、正确处理训练数量与训练质量的关系:跳出题海,注重技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训练试题浩如烟海,令人应接不暇,所以必须跳出题海,更多的是通过典型引路,领悟解题思路、方法,提高应考水平。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规范性、导向性不容置疑,应当多加分析和研究,对于其中的经典题目进行反复揣摩,以求甚解。通过归纳,不难发现,不外乎以下五种类型,即概括特征(观点、内容、变化)类;分析历史原因类;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鉴别类;评价(说明)历史事件(现象)的影响(作用、意义)类;启示认识,适度发挥,开放试题类等。平常应当围绕包含此类设问的题目进行适当的思考与训练。解答此类问题时启示认识,反向思维是关键,如“战争”给人类带来浩劫,启示就是要“珍惜和平”;“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启示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民主、依法治国”;“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启示就是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是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启示就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正确处理历史复习备考的六大关系,对于提高历史复习备考的针对性、有效性,定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