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

逍遥学能  2014-09-02 09:02

试卷说明: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2.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A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在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5.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甫?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7.我国历代王朝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行省制②郡县制③郡国并行制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都是为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4. 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15.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基于此种认识,秦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16.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17.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18.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19.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20.《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王沈缺乏治国才能 B. 九品中正制有弊端 C.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 科举制度只看出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世袭制度确立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世卿世禄制度确立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他所说的“‘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A.郡县制 B.封国制与郡县制并存  C.州郡县三级交错管理 D.行省制度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B.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行省长官世袭C.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30. 中国古代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 反对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 D.建立中央集杈制31. 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二?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诸侯对天子有何义务(不得摘抄材料原句)(2分)2材料二中的制度与材料一制度相比,有何特点?(4分)3材料三反映了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有何意义?(3分)32.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 材料五: 据外国学者柯睿格(E. A. Kracke)对南宋两份进士题名录的研究,非官员家族的进士1148年占56.3%,1256年占57.9%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何种制度?(2分)指出其主要弊端?(1分)2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我国古代哪些选官制度?(3分)并指出这些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变化。(3分)3根据材料三、四、五,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影响。(3分)33.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改革(15分) 请回答: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古代中国的什么中央政治制度?(4分)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分)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分)是什么矛盾导致的?(2分)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综合能力摸底考试历史试
下一篇: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综合能力摸底考试历史试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相关文章
【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