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4-08-28 20:30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课本中有很多插图,图文结合的教学效果比单纯文字教学或插图教学的效果要好,但如果仅是对插图直来直去地进行教学,我发现效果一般。如何对插图的教学效果进行升级呢?
二、问题的解决策略
策略一、把几个插图进行比较
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的插图进行比较教学,比对它们分别进行教学效果好。这容易找到每个图的特点。
例1、必修1细胞器一节,有些细胞器有两层膜,有些一层膜,有些无膜。如果按课本中的顺序对图一一教学,学生就不易掌握。
我的做法是:首先把这些细胞器图按膜层数进行分类,再行比较,学生对哪些细胞器有几层膜就一清二楚了。二把膜层数相同的细胞器图进行比较,找出除膜层数相同,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的学习热情特高,一改往常教师机械问,学生机械答的缺点。如下图
策略二、对插图进行适当改进
课本中有些插图不是很适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适当改进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2、必修3图2-3、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只是突出了突触的概念。没有清晰地体现兴奋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或轴突,且不利于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学习,学生易形成思维障碍。
我的做法是:对该图稍作改进,如图1,就容易理顺学生思维,水到渠成。学生兴奋性很高,本来是教学难点,却被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策略三、对插图中的未知因素进行补充解释
插图中有些结构课本未给出解释,教师根据图意进行补充解释,利于某些原理的理解。
例3、必修3图2-17、细胞免疫示意图。单纯讲解图示意义,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效应T细胞能准确攻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而不攻击未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我的做法是:补充解释图中未标识的结构名称:受体和抗原,如图2,抗原是效应T细胞特异性与之结合的结构,受体是传递信息的结构,效应T细胞与之结合,信息传递进去后,激活了靶细胞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正是靶细胞有抗原和受体,才使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给学生解了心头疑问,学生如释重负,认为应是这样。
策略四、让学生体验插图内容的形成过程
有些插图蕴含着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在教学插图时,把这些图中浓缩的思维历程充分还原稀释,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去重演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中发现、体验和掌握科学知识。
例4、必修3图3-2、詹森的实验示意图。该图仅展示了詹森证明了生长素右透过琼脂片,课本文字部分也没有说明他的研究过程。
我的做法是:首先举例学生熟知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问学生是不是一开始他就知道钨丝是最佳灯丝材料。学生自然回答不是。顺势一导,那么,詹森是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琼脂片有这么种性质?他可能实验过哪些东西?铁片?玻璃片?面包片?等等,最后认为什么比较恰当?学生越听越爱听,课堂气氛很活跃。
策略五、介绍插图在实践中的应用
有些归纳性的插图是文字的形象表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反过来也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例5、必修3图4-3、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以前学这里时,只是解释图的成因和作用,教学效果不理想。
我的做法是:国家进行人口普查时,乡、县、省分别根据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绘制年龄组成图。若某县绘制了个A图,说明该县的计生工作做得好不好?其后果是什么?这么一来,学生就认识到这三个图原来还有这么大的作用,兴趣顿生,图的内涵一清二楚,后两个图基本上不用解释了,省时省力效果高。
策略六、把插图偷梁换柱,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接轨
有很多插图若依课本上那样教,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若想个办法把插图与现实生物接轨,事情就会顺理成章。
例6、必修3图4-5、某岛屿环颈雉种群数量增长。这个图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不大。
我的做法是:问学生:若你家里养鸭或养鸡或养猪,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做到使其质量呈“J”型曲线增长,短时间内达到更好经济效益?学生七嘴八舌提出了多种设想。然后师生归纳,得出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的理想条件。我把数量偷换成质量,没想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取得的成效
对不同的插图采取适当的、贴合其内容的策略,比传统的就图学图,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生物的热情和积极性。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些策略,全体学生都能热情高涨地参与讨论、回答,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更高了,同时也降低了教和学的“活化能”,增加了教和学的故事性、趣味性、应用性和现实性,理顺了学生的思维活动,顺从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感到还没学够就下课了。
四、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好对插图运用的度。在一节课中,插图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过多地把时间用在插图的施展上,实现了插图的辅助作用就行了。
2、多练习黑板画。有些插图,教师只有画在黑板上才能更好地实现其价值。
3、理清生物插图的类型,积极进行图表建构。类型主要有:形态结构图、坐标图、柱形图、装置图、概念图、遗传图解、统计表。
4、探索有关插图的课件制作,有些插图若设计成动作幻灯片或动画,教学效果会比较好。
5、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画一些简笔画,实现课本内容的延伸或加强对知识的分析能力。
6、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进行图表的转换,由图表转换成文字(主要是问题、总结或结论),文字转换成图表(主要是实现直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