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4-08-27 19:32
【摘要】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根本措施。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工作,浅谈生物科学素养在高中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 生物科学素养 培养 渗透 实验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施中核心任务。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阅读科技文章,倾听并参与科学问题讨论,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熟悉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了解科学原理在实用技术中的应用。
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其他自然科学所不能替代的。下面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渗透。
一、根据生物课程内容的特点渗透生物科学素养教育。
教师要充分理解课程内容,并从课程内容中提炼出科学的观点、方法及其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渗透科学素养教育。课堂教学是生物教育的关键,应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渗透,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受到科学素养的陶冶。
课程内容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较多。例如,在讲解遗传和变异原理在实践上的应用,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了解遗传变异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的知识是怎样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和改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又如,在探讨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遗传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等内容,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而且要使学生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双重作用,提醒学生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时,要考虑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要符合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
课程内容还增加了不少科学家传记和科学发现的经过。例如,摩尔根用果蝇做了大量试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他还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基础。这例子给学生的启示:要有依靠事实和运用试验来检验理论是否真确的科学态度。这些内容不仅可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
二、通过探究性学习渗透生物科学素养教育。
通过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自主达成知识目标,学习了方法,发展了能力,领悟和养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一课的学习中,就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首先以加酶洗衣粉应用的注意事项入手,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影响酶活性的可能因素,引入探究的课题,将探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在提高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社会的关系,加强了应用意识。然后尽量提供充分的试验材料,由学生自己讨论确定小组的探究课题,通过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案,只要理论上是合理的,就允许学生进行尝试,即使是一个失败的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在失败中找到原因,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收获。事实上科学研究过程当中,绝大多数实验都是失败的,正是这些失败成就了成功,败而不馁也正是科学精神的一种。在这样探究学习过程中,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利用生物实验教学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的普遍性和实践性,决定了科学素养渗透的重要性,所以,各种生物实验都应有计划地渗透科学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在教材中广泛地采用了过程模式和情景模式,通过加强实验和创设情景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要使学生懂得科学发现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唯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才能使偶然变为必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面对疑难,让学生懂得成功往往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获得的。例如,在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的同学反复几次制作的滤纸条都不理想,分不出四条色素带,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鼓励他们继续实验,经过分析得出结果:因为滤液细线划得太粗,还有烧杯里的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而造成的,注意划滤液细线的方法后,实验终于成功了。这种科学素质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将有深远的意义!
四、通过“科学、技术与社会”激发兴趣来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创造力是科学素质之冠上的一颗明珠,科学方法教育的成功使创造力得到提高。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需要以知识为基础,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培养兴趣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及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我们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兴趣。教师应提倡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学生既可以进行语言交流,也可以写出各自的研究报告进行书面交流;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多渠道的信息交流能力训练和集体协作精神。
总的来说,只要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兴趣提高了,学习生物的效率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