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4-08-24 10:12
【摘要】高考时事政治练习题汇总:2013年高考时事政治题主要以2012年9月到2013年5月的时事热点为出题点,考生现在就要关注时事热点,在平时多分析这个事件能提炼出哪些政治原理,并进行深入分析。整理了高考时事政治练习题,内容都是2012后半年的社会热点事件,帮助高三生练手!
2013高考时事政治练习题:扩大就业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背景资料】
材料一:2009年11月30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华全国工商联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96家积极扩大就业、切实维护职工权益的先进民营企业受到表彰。此次表彰会是上述三方合力推动促进民营企业积极吸纳就业、参加社会保障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的一个重要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会议并讲话。张德江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狠抓政策措施的落实,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做出更大贡献。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0%以上是由民营企业提供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70%以上是在民营企业实现就业的。“小企业解决了大就业”,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材料二: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教育部于2009年11月20日,召开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在会上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不松懈、不动摇,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的重要决策,认清形势,树立信心,全力以赴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袁贵仁指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圆满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立即行动起来,提早谋划、提早部署,力争2010年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袁贵仁指出,要加强创业教育,优化政策环境,力争在2010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高等学校要大力加强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省级就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新政策,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创业。袁贵仁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袁贵仁强调,要加强领导,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全力抓好落实。
材料三:2009年11月18日至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务虚会,总结交流一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研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对谋划好2010年工作,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提出要求。尹蔚民认为,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有六个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坚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坚持分类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坚持加强基础建设、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坚持加强舆论引导、积极营造推动工作的良好氛围。尹蔚民强调,要正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既要看到事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更加充分考虑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2010年工作的指导思想要重点体现中央要求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实际,要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主线,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稳慎做好收入分配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知识链接】
(一)结合经济常识
1.社会主义的本质。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就业和社会保障牵动着千家万户,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使劳动者获得一份有收入的工作,使他们生活有保障,并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是深化国企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重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性措施。
4.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既需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及其调节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也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措施,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加大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投入,增强再就业援助。
5.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我国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社会保障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主要体现注重公平的原则。
6.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就业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综合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经营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讲求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7.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从而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二)结合哲学常识
1.党和国家强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从我国的客观实际情况作出的正确决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这一政策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工作的顺利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国企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有着密切联系。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立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方面的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
5.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党和国家强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正确认识,对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因此,必须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三)结合政治常识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国家行使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同时也是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2.党的性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我党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各项扶持再就业的政策措施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