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9-01-13 13:05
【导语】我们学会忍受和承担。但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不灭的心愿。是雄鹰,要翱翔羽天际!是骏马,要驰骋于疆域!要堂堂正正屹立于天地!努力!坚持!拼搏!成功!一起来看看逍遥右脑为大家准备的《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吧,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1、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是指生产成果的物质形态,即使用价值形态
2、社会总产值
社会总产值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即货币形态
▲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产品进行度衡
3、国民收入
(1)国民收入的含义
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有两种存在形式,即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
(2)增加国民收入的实际意义
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是一个国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只有国民收入部分,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增加国民收入,才能实现“国强民富”.
(3)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二、积累和消费
国民收入从创造出来到最终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各种消费,需要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在此以后,按最终用途,国民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部分用于消费。
1、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1)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2)积累和消费之间具有一致性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积累和消费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一面.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积累和生产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落空.
同时消费是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而且可以对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积累的扩大.
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从根本上说,国民收入不论用于积累还是用于消费,都是为全体人民谋利益的。
例如,国家和集体投资,兴修水利,建设粮食、蔬菜生产基地,可以增加粮食、副食品的供应,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又如,国家或企业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可以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增加积累。
(3)积累和消费之间也存在不一致性
积累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消费代表经济活动参加者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的目前利益。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消费部分必然会相应减少,这样就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降低生产发展的速度,增加积累也会落空.同时,消费萎缩,或者消费的增长赶不上生产的增长,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也会受到阻碍.。反之,消费部分过大,对生产成果搞“分光吃净”,生产发展没有后劲,最终也会阻碍消费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积累和消费之间的不一致性依然存在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的意义
它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之一。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才能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才能保证生产的扩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从而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与我们每个人有密切关系。①我们每个公民都是社会的一员,都是国民收入的消费者。国家的分配政策同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需要每个公民的理解和支持。②我们青年学生将来要走上社会,有些人将成为不同层次的决策者,应懂得客观经济规律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基础。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些经济常识。
3、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
第一,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在应当有所增长,二者不可偏废。
▲积累的最低限度是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限度是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消费的最低限度是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限度是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所以,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不能盲目突破这两个界限,其合理的比例应当是在这个最低限和限之间。
▲怎样做才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呢?
这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只有生产发展了,国民收入总量增加了,才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社会生产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只有国民收入总量增加了,才有可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第二,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民收入的分配首先是通过价值实现的。但是这种分配并不能凭个人的主观愿望而任意确定,而必须受国民收入的实物形式的制约。具体说,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数量相一致,消费基金必须同社会的消费资料总量相一致。否则,会引起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从局部与全局之间,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国家必须有一定的积累,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企业必须有一定的积累,这样才能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增加发展的后劲。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也必须充分考虑劳动者个人的利益,使广大人民群众能从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实惠。
总之,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使国家和企业都有积累,又要使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兼顾三者的利益。
三、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财政收入是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是国家集中起来的资金.
(2)我国财政收入的范围(形式):税、利、债、费。即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包括经济总规模和生产的技术水平两个方面;
分配政策:主要指决定财政集中资金比例的财政分配政策。
2、财政支出
(1)含义:财政支出是国家对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是预算支出的财政资金.
(2)我国财政支出的范围(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3、财政赤字
(1)含义: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2)对财政赤字要进行辨证分析
4、预算
(1)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就称作国家预算.是重要的国家立法文件,它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意志,体现了广大人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也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的物质保障.
(2)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3)预算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难点,其原因是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理解。
财政收入从动态看,是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从静态来看,是国家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
财政支出,从动态来看,是对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从静态看,是预算支出的财政资金。
▲国民收入与财政收入是否相等?
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剩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创造国民收入。
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财政收人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国民收入与财政收入是不相等的。国民收入作为物质生产部门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其中一部分以税金的形式上缴国家,国有企业还要上缴利润。而财政收入除了物质生产部门上缴的税金及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外,还有其它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5、我国财政的基本状况
(1)财政作为国家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目前在我国的社会财富总量中,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所占比重过低;
(3)在财政收入中,中央财政集中的收入所占比重过低。中央财政同中央应承担的任务不相称,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四、财政的巨大作用
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也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以解决市场调节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来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财政就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2.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国家财政在经济建设的投资方面给予了足够的支持,从而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是国家通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如,西部开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大的发展战略,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国家通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通过财政促进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3.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学、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靠科学,科学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还不够发达,有不少地区的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这就进一步说明,科教文卫事业的大展,有赖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企业也必须有一定的积累,这样才能有力量扩增长。
4.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也是中国财政分配的根本出发点。人民生活状况如何,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方面取决于社会财富的多少,另一方面取决于财富分配的状况如何。
首先,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因为,财政有力地保证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其次,社会财富分配的是否合理,也离不开财政的调节作用。通过财政调节社会分配,以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物质利益的驱动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但由于客观经济条件存在差异,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收入差距拉大是必然的趋势。这一趋势如果任其扩大,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最终也将影响效率的提高。而财政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社会保障支出,保证了低收入者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所以,财政为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着积极作用。
5.财政是巩固国家财政的物质保证
国家是进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机关。所以,保证国家行政机构的存在和职能的正常行使,是财政的基本职能。财政是国家行政及公安、司法、国防的物质保证。国防现代化是离不开财政支持的。
【同步练习题】
1、面对历史罕见的西南地区特大旱灾,财政部紧急安排了5000万元特大抗旱补助经费,支持云南、广西做好抗旱工作。这笔经费取自于()
A.社会积累基金
B.社会消费资金
C.社会补助基金
D.社会生产基金
2、2018年我国政府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国财政赤字预计达9500亿元。这表明本年度我国()
A.国债支出大于国债收入
B.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
C.税收支出大于税收收入
D.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民主改革50多年来,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
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1959年至2010年,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507.46亿元。2010年西藏的经济增长率为1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1959年至2008年,
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为2019亿元,年均增长近12%。“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对西藏的财政补助达到2124亿元。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中央财政支持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难点3综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综合命题考查。
4.材料一:针对通货紧缩的形势,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在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6年来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扩张性财政政策也使我国面临一定的财政风险;下表为1997年-险状况。项(%)财政赤字率借债率偿还率目国际警戒线3610我国财政风险状况19970.83.322.219981.24.223.819992.14.516.720002.84.711.8200120022.63.04.85.612.313.620032.75.313.6资料国家统计局、国家开发银行数据
材料二: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持续多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将过渡为稳健的财政政策。规模有可能在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减发400亿元?500亿元。国债资金减发后,为使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国家将采取有保有控的方式,调整和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支出结构,增强财政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方面的供给,加强财政支持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科技、卫生、文化领域的力度,向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倾斜。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调整财政政策的依据。(3)结合材料二,分析稳健的财政政策关于财政资金的安排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2.为了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随后,北京市宣布便全市329万农民“挣回”8000万元。同时投入15.19亿元支持“三农”,另拔1.1亿元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税收和财政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