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8-12-10 12:12
作者:王玉芳
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等,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
以“批注式阅读”为支点的文言文教学,是以学生自主批注为基础,教师适时点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批注阅读安排在课前预习阶段、课堂学习中,也可以是课后积累和提升中。
一、从不同层面来批注
1.巧借符号标注,区分文字类别
文言文批注阅读时,可以借助个性符号批注,直观区别不同文字内容,分解理解难度。如“~”表示只需用简单扩词法就能理解的单音节词,“○”表示重要的文言词语,“?”表示有难度的词句,“/”表示句子的停顿。
2.巧借现有知识,自主理解内容
标注已学的知识、注释的补充、提干的提示,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进步中发展主体意识,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为他们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巧借课外作品,拓展阅读范围
以学懂、学会课内知识为前提,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尽量多地记诵课外名家、名篇,适度拓展延伸。有计划、有选择地阅读课外浅显的文言短文,使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巩固。
二、从不同角度来批注
1.批注难点,疏通理解
所谓难点,即学生难读之字,难解之词,难懂之句。一般在学生文言文学习的预习和初读质疑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注疏性阅读,指导学生对这些字词句进行批注,实在难解之处,就做上记号,留待课堂解决。以学生批注—小组讨论—全班质疑解决的形式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兴趣和能力,通过这些方式的批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如蒲松龄《狼》中的“犬坐”“一狼洞其中”,学生通过注疏批注,掌握了用法和意思,一改以前单一抄写生字词的形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还为课堂学习和讨论作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这些批注,既是检验展示自学成果、分享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产生新思想的过程。
2.批注疑点,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逐字逐句的疏通会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境地,也会丧失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笔者往往要求学生在书本上进行批注,同时,把可疑点都提出来,为在课堂中解决重点作准备。
如学生在预习《陈涉世家》时,对于“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的意思和用法有多种发现。如一个学生批注:“‘以’和‘故’连用时,往往是‘因为’的意思。”另一个学生批注:“‘以’除了可以理解为‘因为’外,还可以理解为‘以为’‘把’‘用’。”
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讨论解决,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学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常进行这种质疑性批注,还能增强学生探究文言文的信心和勇气,增强合作意识,提升探究能力。
3.批注美点,品味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