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8-11-28 11:26
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和新课标的普及,对于高中教学方式的变革也催生出了一定的要求。主体式的情景教学就是顺应新课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将场景、主题和教材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就叫做主题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了语言、音乐等等现代化的元素,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教师进行教学时,确立一个明确的主题来进行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一个情景。在本文中,将就高中地理的教学模式展开探讨,讨论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优点和缺点,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新课标的改革也推动着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逐渐得到解放,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教师,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人公。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新课标旨在积极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地理知识和生活情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并知道如何学以致用。虽然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的道路上非常努力,但仍避免不了一些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也突出了现在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都在迅猛发展,这也为高中地理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很多的高科技教学手段开始普及。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为主、教材为主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对于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式影响不大,高考的性质仍然是“选拔考试”而不是“综合素质考试”。我们都知道,高中课程的特点就是“时间紧,任务中”,紧迫的时间和学生面对的高考压力,也使得教师没有心思进行地理教学方式的改革,“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最为常见的。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让教师在课堂上仅仅使用课件或者Word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另一个方面,学生却不得不接受储存在多媒体介质中的大量信息。教师对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也使得他们淡化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新的课程目标必然也需要新教材的支持,在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探索的学习资源,但是地理教师进行教学时,往往忽视了这个方面,对于教材中的活动只是做做表面工作,学生仍然将考试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缺乏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这是违背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理念的。虽然教材发生了改变,很多教师对于新教材增加的可选择教学的内容视而不见,只是一味的进行重点难点的讲解,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没有差别。2000年地理就已经恢复了在高考中的地位,相对于旧时代的地理答题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被逐渐取代。但是现今的学生固化了答题模式,在答题时套用模版。模式化的地理学习方式也造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势,没有充实的理论,等同于只是在进行机械式的答题训练。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内心和情感建设被忽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二、高中地理的主题式教学
从上面可以看出,进行高中地理的主题式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主题式教学一般有几个步骤,也就是“创建主体?引发问题?教学?知识运用?相关拓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环境的不同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高中地理知识中,包含了很多热点问题,这些热点也有可能是考试的重点。例如教师在进行“环境保护”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可以结合2019年在哥们哈根开展的全球气候大会,并且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讨论,最后可以引入到章节的学习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拓宽他们的知识层面。地理的知识分布比较分散,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整合,提高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是很多高中地理教师都在思索的问题,这个因素在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复习时,更加突出。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才是教学最大目标。举例来说,在进行“北海沿岸气候”这一章节的学习时,学生会产生相当多的问题,例如“气候对河流的水文特性有何影响”或者“丹麦农业发展和气候的关系”等等。在地理教师进行教学时,如果能够将这些方面的问题归结为一个主题,知识也进行整合,能够增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可以看出,主题式的地理教学,不仅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有很大的益处。对于高中的地理教师来说,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教学中运用主题式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完善教学的思路和方法,紧跟新课标改革的脚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是实施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