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灭绝物种不利于生物保护
逍遥学能 2018-11-27 20:58
科学家称长毛猛犸象有望以杂交形式复活。但新的经济学分析表明,这些钱用于活的动物可能更有意义。
本报讯十几天前,世界各地的科学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处于复活长毛猛犸象的边缘。尽管许多文章过度夸大了这项研究,但复活灭绝动物的想法——通过遗传工程使灭绝动物重生——正在从科幻小说的范畴走向现实。然而如今,一项新的经济学分析表明,把我们有限的物种保护资金用在其他地方或许更好。
为了估算维持灭绝动物的种群需要多少费用,研究人员使用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和新西兰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一直在系统地跟踪保护那些濒危但还活着的物种的成本。这使得科学家得以外推保护那些类似于现有生物的复活动物的成本。例如,照顾一个复活后的长毛猛犸象种群的成本应该类似于照顾濒危亚洲象的成本。而该方法完全忽略了开发和利用遗传及生物技术真正复活一个物种的大量前期成本。研究人员因此指出,它事实上低估了复活灭绝动物项目的实际成本。即便如此,这一结果看起来依然非常严峻。
与此同时,这项研究结果还表明,如果不把钱用于复活灭绝动物研究,而是分配到现存物种的保护计划当中,我们会看到生物多样性有一个更大的增加——大约两倍到八倍的物种会得到保护。也就是说,这些钱首先用于保护其他现存物种免遭灭绝噩运是更好的选择。研究人员在日前出版的《自然—生态与进化》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或许一个亿万富翁只是感兴趣将一个已经灭绝的物种带回来,从而展示他的力量。”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生物学家JosephBennett说,“然而,如果一个亿万富翁想要借此表达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那么这种做法无疑是虚伪的。如今有大量可以通过相同的资源加以拯救的濒临灭绝的物种。”
从概念上讲,复活灭绝动物当然很酷。但是在这个保护资金短缺的世界里,Bennett用一句话总结了这篇论文的研究结果:“把钱花在活的动物身上要比花在死的动物身上更值。”
长毛猛犸象和如今仍存活的亚洲象都源自相同祖先。体型巨大的长毛猛犸象外表披着长毛,在遥远的年代里多生活在寒带冰原,它们灭绝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其中一些说法认为可能与气候变化和人类猎杀等因素有关。
日前据英国《卫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一个团队正尝试利用CRISPR基因编辑工具,将从长毛猛犸象残骸上获取的基因拼接到亚洲象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上,从而培育出杂交胚胎。由于原始长毛猛犸象基因包含了这种动物典型特征的遗传信息,包括小耳朵、更厚的皮下脂肪、长且蓬松的体毛以及能够适应低温的血液,理论上新一代的“混种”也能获得这些主要身体特征。
《卫报》指出,团队的目标是培育出这种特殊胚胎,这更像是一种带有长毛猛犸象特征的大象,但目前还没到那一步,未来几年里或许会有进展。
“混种”大象并不会很快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据《卫报》介绍,目前团队正从细胞阶段逐步过渡到制造胚胎阶段,他们表示可能还要等很多年后才会开始真正尝试培育出一只活的“混种”大象。团队已列出相关计划,未来将在一个人造子宫内培育这种杂交动物,而不是让一只雌性大象当“代孕母亲”。但一些观点认为这种做法未来2019年内都很难实现。
团队目前与非营利组织“复苏”合作推动这个复活长毛猛犸象的项目。据该组织官网介绍,让这种远古动物通过特殊形式复活将带来多方面的正面影响。例如,猛犸象对冻原生态系统有重要促进作用,重新让它们出现在这些地区有助应对气候变化;古老的DNA中保存了许多重要“秘密”,破解它们或许有助如今的生物学和医学发展;复活猛犸象所用到的基因技术和人工繁殖技术等有助多种动物的保育。
不过,尝试以特殊形式复活古代动物的做法已在学界引起一定争议。《卫报》引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一名动物学教授的话说,这种所谓让猛犸象复活的提法本身就有一个很大的伦理问题——猛犸象并不是简单的一组基因,它和如今的亚洲象一样是一种群居动物。“如果这种大象和猛犸象的混种被生出来,其他大象会怎么对待它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