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8-11-05 19:04
【能力点解读】
文章需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而有物、成理需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之上,这“序”就是结构。写文章犹如建造房屋,挥毫着墨之前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构想,写作过程中遵循这构想,文章完成时体现这构想,而这一构想的形成过程就是谋篇布局能力的训练过程。
【要点阐释】
文章好的布局体现在合理的结构上,要使作文达到结构合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l 完整性。文章的结构,是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是构思与表达和谐的外在表现。构成文章的各个局部应服从主旨表达的需要,相互协调构成完美的整体,部分之间除了有内在的联系之外,还要有巧妙的外在组合,相互间不能彼此孤立。要以线索、时空、逻辑或主旨来组合、统帅各部分材料使之浑然一体,体现整体的完美。
2.严密性。文章全文应前后呼应、上下连贯,做到文脉畅通。要保持句子与句子之间语意上的连贯,它反映了思考与表述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如叙事必须体现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说明必须体现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抒情必须体现感情的产生或者变化,说理必须体现实际的论证过程,等等,
3.层次性。安排有关材料总有一定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开头、结尾,怎样过渡、照应,要有条不紊地构筑文章,这些须在动笔之前就考虑周详,小到复句、大到意义段都存在内部和外部的次序和步骤;分句间的关系,句群中的逻辑推理,意义段的起、承、转、合等都要求有清晰合理的层次安排。
4.灵活性。文章结构要富于变化,灵活巧妙,这包含两层意思。
首先,各种文体有其相应的合理的结构形式。如记叙文一般按线索来安排文章的结构,而线索又可以是人、事物、事件、思想感情以及时间、空间等等;说明文结构大致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来布局谋篇;议论文的完形结构是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其中本论部分的结构模式又可以是并列式、对比式、层进式等等。
其次,客观世界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文章的材料、提炼出的主旨也是异彩纷呈的,结构只是文章内容的合理巧妙安排。因此文章结构“大体则有,定体则无”,一些总结出的通常使用的结构形式固然可以使用,而选择一些结构形式进行新的排列组合也是常有的。写作中要敢于创新,巧于构思,既要会使用一定的结构形式,又要不拘泥于现成的结构形式,还要会创制新的结构形式,但要有利于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要因结构而损害文意。
【模式介绍】
下面分别就各种文体作模式介绍:
(一)记叙文结构和情节。
一)结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纵式。主要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这种结构多适应于写一件事。
①顺叙。即依循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等过程的“自然时序”进行叙述,如《项链》,先写“借”(开端),接着写“丢”、“找”、“赔”(发展、高潮),最后写“得知项链是假的”(结尾、高潮)。这样叙述的好处是由头至尾,次第井然,便于组织材料,容易文理贯通,
并和读者的“接受心理”更为合拍。但要注意的是,选材时要根据中心精心剪裁,叙述时要注意详略,突出重点,要写出波折,不能罗列现象,平铺直叙,写成“流水帐”。
②倒叙。即先把事件结局提到前边来叙述,然后再回头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例如鲁迅的《祝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先交待人物的结局--祥林嫂在新年将临之际,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在雪地里,回过头来再叙述她不幸的一生,交待她的死因。有人把这种情况叫做“大倒叙”。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事件中间惊人(或高潮)部分提到开头写,然后转入顺叙,交待前因,与中间部分衔接后,继续往后叙述。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文章开篇先从“二月三日下午四点钟”北京市特种药品经营部里急促的电话铃声写起,电话里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生命,危在旦夕!接着回到“二月二日”“就在同一个时间内”,从头叙述事件的起因,之后,又从“二月三日,下午四点多”接着往后叙述事件的发展与结果。有人把这种情况叫做“小倒叙”,也有人称之为“中心开花”。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它们的优点都在于能够“刺激”读者,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这种倒叙的方法是不能随便使用的,放在开头先写事件的结局或某个中间环节,必须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样先写出来,才能显示“倒叙”的优点,以增强表达效果。
2.横式。主要按中心来组织材料,它多适应于写几件事或几个场景的文章。如《琐忆》,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方面来组织材料,至于事件发生的先后时间,则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又如《校园好事多》,可以记叙校园内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几个场面。对于一些用几件事写一个群体或一个人的文章,叙述时,有时还以时间为序,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教官》(开场白、练马步、欢送会)等,这样写,既紧扣主题,又理清了层次。
3.纵横交叉式。以时间为经、地点为纬组织材料,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就是如此。它整体上是按时间先后顺序组织材料的,可视为“纵式”,而局部又写了在同一时间里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事,这又可视为“横式”。
二)情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的情节安排最忌这个“平”字,而许多同学在作文时却常犯“平”这个毛病--叙事如记豆腐帐目,记人千篇一律,毫无个性,情节简单浅陋,不见波折。读这样的文章,如置身于一马平川,无浪平湖,一览无余,索然寡味。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懂得怎样构思、怎样安排情节才能使人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构思技巧。
1.一波三折法。有些文章看了开头就知道它的结尾,读者就会提不起兴致。要避免这一毛病,就得在文章中增加一点波折,使情节回旋推进,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有一篇文章记述的是老师发试卷时的情景。开始,“我”紧张地等待发试卷,拿到试卷后,看到的是低分。至此,一般的处理会是写“我”心灰意懒,回到家里又被父母骂了一通。这样写,一点波折也没有,读来就索然寡味了。本文的小作者没有这么处理,而是接连设计两个“波折”:先是发现“低分”,在全班竟还名列前茅,原来“低分”不低!可是,当“我”窃窃自喜时,又突然发现一道占分很高的试题不全对,老师却评判得满分。如果减去多给的分,“我”的成绩又是下游了,而分数将关系到能否有资格当选为三好学生,关系到能否得到家长早就承诺的“重奖”,于是“我”陷入了剧烈的思想斗争中。情节的发展波澜迭起、出人意料,这就不断给人以新鲜感、新奇感,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2.设置悬念法。在文章开头或中间提出问题,提出矛盾,或设置疑团,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并吸引其急切地阅读下文,以求弄清个中原委。前文所讲的“纵式”结构中的“大倒叙”和“小倒叙”,都属于这种构思方法。例如《女摊主》一文,一开始,小作者就在读者面前推出了一个紧张的场面:“我”被一青年妇女追赶,在大街上没命奔窜。为什么被追?追的结果如何?两个疑团,一下子扣住了读者的心弦,一直到文章的结尾处,两个疑团才被解开,这样,文章就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3.巧设误会法。这种方法是让作品中的人物一方对另一方造成误会或双方互相误会,从而引起矛盾,造成故事情节的发生与发展,使人物情感的波澜层层递进,多姿多彩。如《修车》一文,它的情节是这样的:“我”家门前来了个修车的,年龄和“我”差不多大。“我”一方面让他修车,另一方面又为他年纪轻轻不读书却摆摊修车而看不起他,揶揄他。当他说“难修”时,“我”更以为他是卖关子敲竹杠,对他既是冷笑,又是嘲弄。车修完了,他却没要“我” 的钱,原来他和“我”同在一个学校读书,是利用星期天义务为群众服务的。明白了真相后,“我”十分尴尬。本文是典型的运用“误会法”设计情节的记叙文。此类文章,作者往往开始设计了误会,然后故意领着读音在误会的“歧途”上越走越远,最后真相大白,被误者“迷途知返”,感慨顿生。误会法运用得好,不但能在大开大阖的情节中使人物性格鲜明地凸现出来,而且能使文章在情节结构上跌宕多姿、魅力无穷。
4.安排巧合法。这是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来结构故事情节的方法。可以把本来互不关联的人物、事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集中而强烈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深化作品的主题,增强其故事性、戏剧性,使读者在惊讶中得到美的享受。如《凤凰车又回来了》一文,写半年前女方向“我”要去当“彩礼”的凤凰自行车,半年后又恰好被“我”妹妹以同样的方式找女方的弟弟要了回来,这是“巧合”;恰好“我” 又记得这辆车的记号,发现了这一秘密,又是“巧合”。正是这些巧合构成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5.抑扬互借法。具体可分为两种形式:
①先抑后扬式。即对人想表扬则先批评,对事欲说对则先说不对,对物欲说好则先说不好。抑和扬的关系是:抑是为了扬,因此先抑后扬式又叫欲扬先抑式,或叫欲褒先贬式。
如有位同学在《都市风情》中写道:“一身常见的乡下人的装束,一眼便看出是远道来此发财的农民。浓浓的汗臭已钻进了我的鼻腔,于是便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扭过头去……可恶的盲流!”(先抑)“我无意间掉下来一张十元的钞票……女孩子拉着小男孩儿(农民的孩子)奔了过来,把那张十元的钞票塞进了我手里:‘我爹要我把这给你,他说这是你的。’说完,姐弟俩便一蹦一跳地向他们的父亲跑去……”(后扬)小作者经历了这件小事后,惊奇地发现,这些盲流也给喧嚣纷乱的都市生活注入新鲜血液--乡下人特有的憨厚、朴质和真诚,以至于“我久久地站在原地,久久地……”,品德高尚的乡下人令人钦佩。
再如《珍贵的礼物》一文,“妈妈从国外访问演出回来了……我就急着要她把给我的礼物拿出来”,“妈妈笑着递给我一小包东西……我打开小盒子,一看,不禁哑然失笑,那是什么呀!是一个铜塑的光着身子撒尿的小男孩”,“我撅着嘴巴”不高兴了。(先抑)妈妈见状,“把我拉到身边,给我讲了这个小男孩的故事”。听完故事后方始得知“这个男孩是比利时的民族小英雄”,只见“小钢人闪闪发光”,“我紧紧地握着铜人,爱不释手”,到了晚上还与小铜人“细细对语”,“我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红领巾,我爱我的祖国”,“我们两个将成为最亲密的好朋友”,并决心也要做“一个爱国的民族小英雄”。从不爱到爱,为了说明礼物的珍贵,偏先说礼物不珍贵,这就是先抑后扬式的文章结构。
②先扬后抑式。这种形式与前者恰好相反,即对人欲批评则先表扬,对事欲说不对则先说对,对物欲说不好则先说好。扬是个手段,目的是为了抑,故又称之为欲抑先扬式,或欲贬先褒式。这种方式,先用抬高的表象造成更大的陡势和高度差,使后面能够跌得沉重有力,从而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如《胜利者的卑微》一文:“蔚蓝的天幕下,翩翩踱来一位中年男子,高高的个儿,宽宽的额头。他吹着口哨,精神饱满,一步一耸肩,两步一转圈。仿佛云雀在向他欢呼,白杨在向他招手,小草在向他颔首致敬,溪流在向他欢歌……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靥真切的笑意在那绯红的脸上荡漾开来,嵌在脸上的两个酒窝使他显得多么善良,多么可爱!”(先扬)极力“抬高”“他”饱满的精神和可爱的外表,是“扬”。“原来,他曾坐在酒吧间,胡吹神侃,唾沫四溅,煞有介事地向众人撒了一个弥天大谎;见周围的人津津有味地听着并不时发出议论,他才心满意足地抹了抹小胡子,拍了拍肚皮,走了。后来,他又在这儿亲耳听到了别人在散布他制造的谣言。此时,他激动得着实甩下一个漂亮的响指。今天,他又知道了那个被他中伤的对手去世的消息。他胜利了,怎能不兴高采烈?(后抑)
尽可能揭露“他”的本来面目,使其卑劣的人格和美好的外表形成极大的反差,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位“胜利者”的可怜与可悲。
【实例分析】
实例一 题目:西华厅的一天
结构(内容):
从“早上”“新的一天开始了”写起,接着叙述周总理在卫生间批阅急电、急件、看报;“九点钟开国务会议”到“中午十二点半”;同两位部长研究工作到下午两点;又同几位秘书研究工作到三点开始会见外宾,直到傍晚六点半才回到西华厅;刚刚端起饭碗,贺龙副总理请示工作,接着同陈毅副总理研究外事工作,直到深夜一点多夜餐以后;两点到毛主席住处请示工作,直到“清晨五点多钟,我陪总理走出主席住处”,才又回到西华厅;而总理又开始批阅“放满了宽阔的办公桌”的各种文件,直到上午十点,总理才躺下休息。
简析:本文完全按照时间先后铺开来写,井然有序,很好地表现了周总理的“日理万机”,歌颂了他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而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实例二 题目: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
结构(内容):
文章开头写一辆疾驰的救护车载着病危的李月华向县医院开去,许多人跟着车追了好远,念叨着她的平安归来,然后回头叙说她的种种事迹,最后写了她病逝的情况,她的精神对人们的“激励”。
简析:本文是按“小倒叙”即“中心开花”来安排材料的,这样把“高潮”放在开头写,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并使这位“好医生”的形象更加鲜明高大。如果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便难以收到上述效果。
实例三 题目:一个受人敬仰的人
结构(内容):
(1)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为了工作经常放弃休息时间,有时还带病坚持工作;
(2)他一心为别人着想,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利益)就让。上级分下一个“特级”指标,学校领导研究后决定推荐他,他却婉言拒绝,硬是让给了另外一位老师;
(3)他办事公正,敢于反对不正之风,抵制歪门邪道,他多次看到不平现象挺身而出,伸张正义。
简析;既然是“受敬仰的人”,他的优点就不止一个方面,本文通过写三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这个人的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更突出。本文在结构上属“横式”。
实例四 瞬间
“江晓.你的大作又发表了!”随着这一声叫喊,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班上的才女、我的同桌--江宵。江晓听后,抬起头来,激动、兴奋使她那白净的脸颊微微泛着红色。微笑在她的脸上一点儿一点儿地荡漾开来。
我羡慕地看着她,对她嚷道:“你真厉害呀,教教我,该怎样写?”她微微一笑.没有吭声,随后,我便拜读了她的大作。文章写的是《我最尊敬的人》。她在文章中写道:“每天清晨,我都能看见他挥动着扫帚,他脸上的汗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金色的光……”原来她写的是学校打扫校园的清洁工。文章中她那真挚的感情,使我倍受感动。我也每天都能看到那位清洁工,为何我就没想到去写他?我觉得自己非但不尊敬他,甚至每天见他扫地时都远远绕开。此时,我对同桌更加刮目相看。她矮小的身躯在我心目中一下子变得那么高大。
那天,我们几个同学站在校园中聊天,正聊得兴高采烈,那位清洁工走了过来,弯着腰拾地上一个个的塑料袋。“让一下。”清洁工抬头对江晓说。江晓听后,瞥了一眼那位清洁工,嘴角撇了一下,不情愿地让开了。我惊愕了!那一瞬间,她的脸上分明写满了--鄙夷!那不是她尊敬的人吗?她为什么这样呢?难道她真是一个心口不一的人吗?我不禁向她看了看,她依旧眉飞色舞地说着,仿佛刚才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对她的崇拜顿时消失了。她变得特别矮小、丑陋、。现在我甚至有些鄙视她,还有她那一钱不值的作文。
在最不经意的一瞬间,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虚伪、丑陋的一面。
就在这一瞬间,江晓将自己的虚伪暴露无遗。我真想大声告诉她;能不断写出优秀文章的人,人格也一定要是高尚的!
简析:本文选取一个“瞬间”的镜头,表现了一个心口不一、精神丑陋、人格低下的人,成功地运用了欲抑先扬之法,叙议结合,描写形神兼备,是一篇运用了技巧却无卖弄技巧之嫌的佳作。
实例五 下面这篇文章采用“纵式”结构按时间顺序叙述的,你读后感觉效果怎样?
大咸面包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们的班主任丁老师病了……我们五名同学决定去看望她。
刚出发,大个子英英突然说:“我们去看望病人应该买点东西呀,大人们都是那样的。”……
但钱呢?……“要不,咱们走着去,这车票钱省下来买礼物吧。”我(这个当大队长的)不得不在关键时刻作出这样的决定。大伙乐了,跳着蹦着向前跑去。
那时丁老师家在市中心成都路,而我们这些孩子住在“下只角”……那是个盛夏季节,火辣辣的毒日简直要把人烤焦,我们的嗓子快冒烟了。一路上,冰棒的叫卖声诱惑着我们,但谁也不敢动用将要买礼物的钱。
一个弄堂口摆着个茶摊……我犹豫了一下,轻轻地说了一声:“要不,一毛钱买两杯白开水,大家轮流着喝一点占吧。
我们足足走了两个小时,丁老师家终于在望了。在一家食品店里,我们踌躇着,买什么呢?大家在兜里翻呀,挖呀,凑起来一数,一共九元九角钱。……终于,我们看中了一只大大的咸面包,可一问,要10元钱。哎呀,就差一角!大家想起刚才喝水花去的一角钱,后悔得要哭……”“快看,地上有一角钱,咱们能买面包了!”……我拣了起来……喃喃地说:“这钱……这钱不是我们的……不能用……丁老师知道了要难过的……”“我去交给警察叔叔!”大约我们的举动引起了营业员阿姨的注意,……“一角钱阿姨给你们出.拿去吧。”我们如获至宝,七嘴八舌地感谢了这位救星。
当我们一跛一跛破地捧着大面包来到丁老师面前时,她紧紧地搂住我们……我看到她的眼睛红了,又湿了,不知怎么的,我的鼻子也酸酸的-…·
二.议论文结构模式
“引论---本论-一结论”的“三块结构”,是议论文结构的基本格式。引论部分主要是提出论点和论述的内容,本论部分是运用论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论点加以证明,结论部分既是对整个论证的总结,也是对论点的再次强调。在以上三个部分中,本论是文章的主体,占全文的大部分篇幅。引论所提的论点能否使人信服,全得靠本论的论证。本论中的结构模式,常用的有三种。
(1)并列式。“并列式”就是并列地组织若干论据或分论点,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去证明中心论点。并列结构有两种方式:
第一,例证并列。特点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各举山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如《山川草木寓哲理》一文,作者阐述“求思之路”这一点,并列列举了古代名家观草木有感的三个事实论据:①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③王安石“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种结构一般可用下图表示:
引论(提出论点)
I 论据①十分析论证
本论(证明论点) 论据②十分析论证 并列
论据③十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
这种形式有时是在并列的几个事例之后分别进行分析论证。有时也可以先把几个论据并列排出,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第二,理由并列。特点是将每个理由提炼成一个分论点,从不同侧面分别阐述中心论点,这几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如《讲认真》一文,在论述“学习不但必须有刻苦的精神,而且要有认真的态度”这一中心论点时,提炼了三个分论点:①讲认真,在学习和研究中就要一丝不苟;②讲认真,在学习和研究中就要寻根究底;③讲认真,在学习和研究中就要有个高标准。这种结构可用下图表示:
引论 提出中心论点 分论点)
论证分论点①--论据十分析论证
本论 论证分论点②--论据十分析论证 并列
论证分论点③--论据十分析论证
结论 总结全文
这种形式就是用几个并列的分论点从不同的方面论证中心论点,这几个分论点一般在引论部分随中心论点一并提出,有时也可直接出现在本论部分。
并列论证的优点是论证全面,思路开阔,结构周密。但要注意,论据或分论点不能有交叉或包含的概念。它们应该互相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另外,并列论证中,论据或分论点之间一般含有主次、轻重、先后等关系(例如上述《山川草本寓哲理》一文中用的三个事例之间就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所以也要注意合理地安排它们的顺序,不能以为反正是并列关系,哪个先讲,哪个后讲,无关紧要。
(2)对比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有时正反两个方面的内容所占篇幅差不多;有时以正面为主,反面为辅。如《评“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一文,本论部分采用对比式结构,形成这样两层:①一个“自扫”,事事以自己为核心,其结果必然是顾了个人,忘了集体,肥了帮伙,亏了国家;②如把“自扫”改为“互扫”,“公”字就突出了,集体就突出了,国家就记在心里了,自然也就会去管“他人瓦上霜”了。这种结构可用下图表示:
引论(提出论点)
论点
正面 论据(理论、事实)
本论 小结 对比
论点
反面 论据(理论、事实)
小结
结论(总结全文)
在写作实践中,本论部分的各段,正面和反面可以单独成段,也可在一段中既有正面也有反面。不管怎样布局,都要有分析论证的过程。
(3)层进式。它是用几个有递进关系的分论点做论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如《崇高的理想})一文,是由五个分论点递进排列构成: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②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③什么是伟大的理想;①理想问题,实质上是世界观问题;⑤实现共产主义才是我们崇高的理想。这种结构可用下图表示:
引论(提出论点或论题)
论证分论点①--论据十分析论证
本论 论证分论点②--论据十分析论证 递进
论证分论点③--论据十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
这种层进式结构层次之间,有的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有的是由面到点,逐步集中;有的是由现象到本质;有的是由做法到原因。这种结构,要求比较高,没有把握不要轻易使用。
(4)“引、析、联、结”式。
材料作文写作时均可按四步走。
①引--由材料引出文章的论点;
②析--(也可称为“议”)对材料或论点进行阐释和分析;
③联--联系实际,列举事例(包括古今中外典型事例,感想型要尽量多联系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事,引申型要尽量多联系社会现状,叙例时语言要概括精炼。)
④结--总结全文,归纳看法,强调论点,回应篇首。
在这四步中,其中的“析”“联”属文章的“本论”,其顺序井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需要,有时先“析”后“联”,有时也可先“联”后“析”,而且“析”与“联”亦不可截然分开,边“联”边“析”,“析”“联”结合的文章很多。总之,明确了基本要求之后,在写作中便可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了。但要记住,这四步中每一步都不可忘却材料,又不能死搬材料,引用、照应、回扣都要语言精当,恰到好处(明扣暗扣都可)。
【高效训练】
(一)根据要求,为《坚持就是胜利》一文中的本论部分编写提纲。
1、采用并列式的结构;
2、采用对比式的结构;
3、采用层进式的结构。
(二)《读书与作人》这道习作题,可以把“做人”分解为语言、风度、情操等等方面,然后逐一把这些方面与读书联系起来,层层深入地论述读书对做人的影响;也可以对书进行分解,如分为好书与坏书,然后分别论述读好书与读坏书对做人的不同作用。试按照上面的提示和下列要求,列出文章本论部分的结构提纲:
层进式:
对比式:
(三)按规定的方式把下面几组材料加以重新安排,使之顺序合理,能更好地证明论点。
A组;
论点:要严于解剖自己。
方式:层进式。
材料:①严于解剖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②严于解剖自己,必须具有为真理而献身的勇气;
③严于解剖自己,要勇于自我批评。
B组:
论点:自学也能成才
方式:并列式。
材料:①社会主义制度给自学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美好的前景;
②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知识的大门永远向着勤奋自学的人敞开;
③结合本职工作也能自学成才,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
C组:
论点:“混”是个人主义者的处世哲学
方式:层进式
材料:①混者实际上是为个人利益而混;
②混者八面玲珑,不分爱憎,对人敷衍,对事搪塞;
③混者做人没有固定的目标,朝三暮四,什么都做,什么都不认真做,什么都做不好。
D组:
论点;满招损,谦受益
方式:对照式
材料:①马克思说:“我越是看的书多,越是感到自己的不足,越是要发奋学习。”
②“有学问的人像酒瓶,肚大嘴小;有的人像漏斗,肚小嘴大。”
③鲁迅说:“我哪里及得高尔基的一半。……我想撕掉别人给我贴起来的名不符实的“‘百科全书’的假招贴。”
④关云长武艺高强,他听说老将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十分不满,说“黄忠何人,敢与吾同列”,当孙权派人为儿子向他女儿求婚时,他又勃然大怒: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由于骄傲,目中无人,他大意失荆州,后来又败走麦城,被俘遭杀。
(四)把下面《说勤》的两篇提纲补充完整。
一)总分式提纲
①勤练,勤记,勤观察,勤动手,勤思考,勤总结,让勤奋落实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上。
②勤练、勤记将给你最基本的事实和理论的武装,勤观察和勤动手在占有事实和掌握知识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③
④__
⑤胜利属于勤奋学习者。
二)层进式提纲
①天才出于勤奋,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勤奋是才能的基础,智慧的源泉。只有勤奋,才能获得成功。
②勤奋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知识爆炸,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要在世界上站住脚,就非勤奋不可。
③
④
⑤懂得勤,坚持勤,善于勤,“巧”门便开,我们就能成为聪明人,获得成功。
(参考答案:
-)③勤思考可以使一个人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进一步挖掘、发现知识中所蕴蓄的丰富内涵。
④勤总结可以使我们及时发现学习中的成功之处或不足,为今后的勤奋学习指明正确的方向。
要点:(1)以第一句的内容为总括。 (2)参照第二句已有的内容。
(3)紧密联系“勤奋”与“学习”两个要素。
二)③要坚持“勤” ④要善于“勤”
要点:以第五句为总结性语句,参照第二句“懂得勤”的内容,可以推断出第三四两句的写作角度。)
(五)下面是《谈“失败”》一文两种不同的写作提纲,请将他们补充完整。
一)失败是成功之母
①失败了,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引出胜利的果实。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政权的斗争历史,便是在斗争中不断总结失败教训的历史,是从失败中引出胜利结果的历史。
③ ④
⑤因此,面对失败,决不能气馁,更不能放弃斗争和进取,应当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失败原因,并作坚持不懈的奋斗,去争取胜利。
二)败者未必为寇
①有人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其实不然,成功者未必是真理的化身,而失败者也未必是谬误的代表。
②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虽然屡遭失败,但是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真理在起义农民这一边。
③。 ④。
⑤所以失败并不意味着谬误,有时只是双方力量悬殊所造成的。我们要正确看待失败者,不以成败论英雄。
(参考答案:
一)选材要点:(1)事例应努力涵盖古今中外各个角度。
(2)事件中应有“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失败原因,最终走向胜利”的因素。
二)选材要点:(1)都必须是失败者的事例。
(2)失败原因是“双方力量悬殊”。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以《青年人应当自立》为题,列出一个层进式写作提纲。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至今这话对我们仍有很大的教育作用。
(参考答案:
(1)有针对性地引用材料 (2)归纳出本文的中心论点--青年人应当自立
(3)根据中心论点的要求解释自立的含义(4)写出自立的意义与不能自立的危害
(5) 分层次谈如何自立 (6)总结上文,强调论点
(七)先看示例,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用并列式(横式)结构编写一个写作提纲
1.珍惜生命的三分之一 2.谈贡献
3.说”‘勤” 4.论教师的作用 5.要培养创造能力
示例:正确对待课余爱好
1.发展课余爱好是可喜现象,应该受到鼓励和支持。
2.正确发展个人的课余爱好,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1)处理好发展课余爱好与学好功课的关系。
(2)处理好广博与精深的关系。 并列式
(3)处理好取舍的关系。
(八)先看示例,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用递进式(纵式)结构编写一个写作提纲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勿以善小而不为”
3.既重知识,更重能力 4 劝君莫打鸟
示例: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1)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
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2)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
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递进式
(3)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
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
就难以真正去“病”。)
(九)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按结构模式列出详细提纲)。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当发现了一只贝壳,便用脚踢飞了。但同时在踢开的壳内,发现了一颗闪亮的东西,他们拿去见大人。“这是什么东西?”“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哪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