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逍遥学能 2018-10-22 08:37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成长,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学习内容、研究方法都是个转折,尤其是在数学思想认识上要产生质的飞跃,有些初中学生很难迈过这个转折点,出现后进生,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在农村初中中,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它严重阻碍了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主要表现。
(1)目的不明确,上进心不强,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信心。
(2)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思维反应迟钝,情绪消极。
(3)作业拖拉,敷衍了事,甚至出现抄袭作业或者不交作业的现象。
(4)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差,考试作弊,甚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5)对老师的批评和教育无动于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导致自暴自弃。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没有毅力是造成出现后进生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
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又减少,而要求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此外,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较差,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知识、技能掌握不牢、不系统,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抽象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其次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再次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会造成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三)思维过程、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要求。
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较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中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学生个体之间本来就存在一定差异,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抽象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只靠机械的记忆和直观思维是不能完成的。如小学习题与例题基本相似,而中学的习题与例题相比就有一定的变化,即使学生上课好像听懂了,但课后不一定会做题,因此,学生感到中学数学难度太大、枯燥无味、难学而失去信心。
(四)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了解不够,调查不够,没有充分预测学生学习新知时有可能出现和生成的各种情况,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以及新课程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帮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适应性和学习力。
二、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情感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经常与他们交流,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心和关怀,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切实帮助他们。其次要真心付出,切实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多数情况下,学生一旦跟不上班就会认为自己笨、不聪明,产生自卑心理,情绪消沉,这时必须要解决他的思想包袱,要循循善诱、耐心引导,鼓励学生的学习斗志,树立起刻苦学习的信心,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不讽刺、不挖苦,努力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心底接受你,信任你,这样他们便会喜爱和乐意学好你所教的学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