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8-10-12 11:11
通过高三第一轮复习,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查漏补缺,扫除了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二轮复习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与延伸、拓展,在解题方法和技巧上下工夫,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学科素质得以明显提升。
一、明确重点,主干知识网络化
第二轮复习可以把高中物理划分成几个大的单元:①运动和力;②动量与能量;③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⑤电磁感应与电路分析;⑥原子物理和物理实验。应打破章节限制,抓住知识系统的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最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高度系统化、网络化,明确重点并且力争达到熟练记忆。同学们可先将课本知识点在理解的前提下熟记,甚至要熟记课本中一些习题所涉及的二级推论,再把相关的知识构建成一定的结构体系存储起来,以便应用时可以顺利地提取出来。形成了知识体系,则能提高正确提取知识的效率,有效地提高答题速度,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例如:质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不仅在力学中是主要内容,在热学和电磁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功和能的关系贯穿了物理的始终,从力学到原子物理都要应用这个规律分析解决问题。建议同学们把这些内容加以梳理。并根据近几年高考试题及今年模拟试题进行归类整理,从中发现共同的部分,总结规律。从一定程度上讲,善于概括、归纳,并且认真去做整理工作的人,能够在二轮复习中学得更好,有较大的提高和突破。
二、构造模型,以图像突破难点
复习中有许多模型需要我们细心地揣摩。例如常见理想化模型: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弹性碰撞、轻绳、轻杆、轻弹簧、理想变压器……复习时,同学们应着重理解各种理想化模型的特点,掌握规律。图像在表述物理规律或现象时更是直接明了,而近年来高考对图像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对于图像,同学们应从四个方面去细心揣摩:(1)坐标轴的物理意义;(2)斜率的物理意义;(3)截距的物理意义;(4)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另外,图像也包括分析某个物理问题画出的过程分析草图。很多高考题若能画草图分析,方程就在图中。可以将原来散见于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章节的图像,如v-t图、p-v图、U-I图、F-S图、T2/4-L图、Ek-v图等进行对比分析,再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综合起来,从图像的纵轴、横轴的含义,截距,斜率,曲直,所围面积等诸多方面全方位认识图像的物理意义,这样对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会有大幅度提高。要学会画图,把作物理过程分析的图像作为建立关系、列方程的依据。要注意画图、看图和建立方程之间的联系,争取最终能从静态图中联想到动态变化的过程,由动态图中能看到瞬时的状态图景。
三、善于总结,提炼解题方法
在复习中,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掌握了某一类知识或某一种方法呢?可拿出你以前做过的习题,尝试判断题目的类型,考点(知识背景),常用解法及特殊解法,解法的具体步骤、关键步、易错处,以及此题常见的变化物理情景及其解决办法,以上设问如果能在两分钟内回答出来,说明真正掌握了此类知识。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这样的“看题设问”训练远比单纯地做题来得重要。试题中所能提炼出的基本分析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①受力分析方法;②运动分析方法;③过程分析方法;④状态分析方法;⑤动量分析方法;⑥能量分析方法;⑦电路分析方法;⑧光路分析方法;⑨图像分析方法;⑩数据处理方法。在复习时,对题型的选择不要浮躁和“赶时髦”,更不能盲目地强调热点问题,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基本物理知识和基本物理规律上,要注意同一知识点所考查角度的变化、转换。减少成套练习,多做一些自己薄弱点的练习题,有重点、有专题地做题。此外,应以知识点为线索、以解题方法为导向,将错题归类进行针对性矫正,根据错误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变式训练。
对于自己不会的、掌握不深不透的知识及存在的问题,应及 时地问老师,但在问问题前,应先思考一下:我的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我不会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是“卡”在哪儿了?是知识点还是技能点?只有先自问了再请教,老师才能高效地帮助你,你也才能掌握得更好。因为只有经过自己思考的问题才能牢牢地记住它。同时,充分利用同学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来解决问题。
四、准确审题,规范书写,清晰表达
高考试题始终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物理试题十分注重考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而正确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的认真、细致和对关键词的正确理解,对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解题时,同学们首先要养成完整地看完题目后再做题的习惯。为了抢时间边看、边选,或匆匆一看就下笔,往往会忽略后面可能出现的重要条件而造成失误,至于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了。要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文字条件的关键词与数字条件的量(变量的取值范围、所给数字条件所反映物体的运动状态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要将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物理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由于不善于把“文字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方程语言”,造成较多失分。只有既重视解题过程的“文字语言”表述,又重视关键“物理方程”的规范书写,把文字、图像转化为形象的物理过程,想象出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物理模型→定性判断变化的趋势→确定解题方向→选择适当的规律和公式→结合相关条件计算解答,才能避免会做的题不得分的情况。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解题训练要注意科学、规范,尽量采用题中所给出的文字说明、物理量符号。自设符号一定要注明其所表示的物理量;解题过程中同一道题物理量正负号的规定前后要一致;列出的方程要与题意相联系;不要采用列一个大式子,一步得出最终结果的写法,这样即使得出了正确结果,但因中间过程不规范,遗漏了某些重要环节或缺少必要的说明,也不能获得满分,如果最终结果错误,这种列一个大式子的写法很可能一分不得。而如果分步写来,即使最终结果出现错误,按照分步骤给分的评卷办法,也可能得到一定的分数。因此,只有学会用物理语言正确、简练地表述物理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才能提升“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