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考试时的审题和答题技巧

逍遥学能  2014-05-23 09:41

第一、对第一种情况就是要读懂题干材料。明确题干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主旨,特别是要抓住整个材料的中心思想或主要思想,较少(或不必要)把题干的材料进行分解。对第二种情况,那就是要读懂主题材料。每组选择题出现之前所出现的引导材料,是选择题的共同情景材料,其与各题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试题也都是受该主题控制的,对选择答案有着极强的提示作用和限制作用。要重视对引导材料的解读,明确其主旨以及要考核的学科范围等。这是前提。

第二、要明确题目的设问要求。对设问要求必须抓住“限制词”,这是关键。这种限制词一般有:①表明、说明、体现、蕴含、意味着;②是因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③决定性因素、取决于、归要到底取决于;④经济学角度或经济常识角度、政治学或政治常识角度、哲学或哲学常识角度;⑤唯物论角度、(唯物)辩证法角度、认识论角度、人生观角度、价值观角度;⑥从国家、政党、国际关系角度;⑦从企业的角度、政府或国家的角度、市场经济的角度等等。抓住了“限制性”规定就抓准了方向,选择题也就对了一半了。

第三、要搞清隐性限制与显性限制。显性限制如上第二点中规定的。较难的是“隐性限制”的要求,这就更需要读懂题干材料的思想了。

第四、要搞清选项的形式。有二种:一种是组合式的选项,另一种则是单个的选项。组合式选项是以前高考题中不定项选择题的变种,但比不定项选择容易得多了。在06年高考题中有8道题是属于“组合式”题型的。一般的组合是以2个或3个题肢,在四个选项中只要排除掉一个即可。结合平时的学习、做题和掌握,根据各题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

第五、推敲各备选项。现在的选择题,迷惑性、干扰性较强。必须要通过仔细思考,反复推敲。要运用已学的教材理论、观点去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去掉一些干扰性强的选项。

以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为例:①采用直选法。根据题干设问的要求,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②努力排除掉表述(叙述)错误的题肢,即与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相背离的叙述,在余下的叙述正确的题肢中再进行第二步选择。③碰到“原因类”的题目,可以运用“代入法”。把作为题肢的原因“代入”其中,“因为……(题肢),所以……(题干)”,完整地读上几遍,看看是否通顺、是否合适、是否恰当、是否合理、是否正确。(06年高考题中有4个选择题是“因为题”)。如果是要求选择“错误的答案”(“不正确的是”),则先排除叙述正确的题肢,再在叙述错误的题肢中进行比较、鉴别。

2、要做好选择题,必须注意选项的“变意”。

从06年高考政治选择题的第1、2题(24、25题)中可以看出,高考中题肢的设计有时不是照搬教材中的“原话”,而是教材意思的一种“变意”,是“替代性意思”。如24题中的“易货交易”,这在教材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其实就是“物物交换”的意思,而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一般都是不再叫“物物交换”,而是称为“易货交易”。再如25题中的3个题肢: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形象思维的随机性、理性认识的创造性,这三个题肢在教材均没有出现相同的词语,需要考生去比较、领悟。但有关“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理性认识”等内容教材中都有的。

3、选择题的变化还体现在题肢的“变异”上,这种“变异”不是对“意思”的改变,

而是“叙述方式”的变化,把“具体的内容”“容含”在“一般的观点”之中。如06年高考第30题: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 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这样的叙述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叙述方式,它把具体的矛盾双方“安”与“危”容含在一般的观点中,并且增加了“同质”与“异质”这一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学生回答这种题目显得较难把握。

当然,最根本的仍然是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把握。从近几年高考出现的选择题情况看,得分率都较高,也就是政治选择题部分较容易。48分中应该可以得44分。如果再能够考虑上述所分析的情况,相信得分会更高。

(二)材料分析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中一年级政治必修:商品服务市场
下一篇:高中政治学习要抓住‘两招’‘三问’‘四步走’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中政治考试时的审题和答题技巧】相关文章
【高中政治考试时的审题和答题技巧】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