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8-09-29 08:15
从初中升入高中,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持续的、发展的过程。然而,初高中历史教育的"断层"却是困扰着广大学生的一道难题,刚踏入高中的许多高一新生往往会因高中历史学习的繁难、庞杂、抽象而感到苦闷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一些有学文科意向的学生也往往因历史学科的难学而退缩。因而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完成初高中教育的顺利过渡,就成为高中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被提到了课改教研的前沿。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课题,也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师、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处理好中学历史教学两个阶段的衔接过渡,使学生的学习不产生"断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现阶段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初高中历史课程的不同,增加了衔接的难度
1.初高中历史教材编写体例的不同
初中历史教材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兼顾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以及与学习内容的关系,体现出了历史这门学科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特点。而高中历史教材则采取了依据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遵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采取了"模块"的案例和"专题"的案例。高中的历史教材几乎涵盖了历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但是时序性很差。正由于专题与模块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增加了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难度。
2.教材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初中历史课程重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在初中的具体的教学中,文化史的内容比较少,甚至有的教师在赶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文化史的内容都是忽略不教的。而高中历史课程却是不同的,其更加重视思想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内容。三大必修模块也分别反映了人类在社会生活领域、社会政治领域以及经济领域的发展过程。课改后的初中历史教材呈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材呈现出分量重,内容深的特点。
(二)初高中历史"教"与"学"存在缺陷,增加了衔接的难度
1.教师教学情况的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对学生义务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的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重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如重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任务以及历史时间等。"很显然,这要求初高中历史教师都必须对中学阶段的历史课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的完成初高中两个不同学段的历史教学工作。但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各自为阵,那么教学的脱节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2.学生学习情况的问题
因为初中和高中历史教材编写体例的不同,对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初中知识储备要求甚高。但是,学生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普遍较为薄弱。在广州地区,初中历史课是按照国家标准开设的,但是只作为"非中考科"的地位而存在。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初中历史就是一门被忽视的学科。很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很低,历史思维能力更无法得到发展。高一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与理论的贫乏,无形中增加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的难度。
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改善对策
(一)初中教师的改善对策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注入驱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常说的一句话。因此初中教师也应采取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这么学科的兴趣也应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工作。学生有了学习这么功课的兴趣,进入高中后才能继续的探究历史。所以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方式,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搭建历史框架,填补历史知识
高中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在初中通史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某一专题进一步探究和学习,应深层次的挖掘问题,看待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而提升搜集历史信息和加工历史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做一些适度的补缺,为初中学生搭建历史框架,填补历史知识,使初中学生能获得历史较为完整的全貌,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有了充分的掌握后,才能保证高中历史学习的有效性。倘若学生没能够充分的掌握历史知识,高中的历史教学就如同空中楼阁。新课改实施后,一些历史知识在教材中可省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应补充进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降低历史学习的梯度。
(3)渗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尽快帮助学生入门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的渗透初中和高中衔接过程中所需要的思维逻辑能力,历史知识作为载体,通过案例讨论等项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高中教师的改善对策
(1)增强高中教师的衔接意识,提高教学效益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历史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可能对初中的历史课程了解的并不足够,在迎接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时,高中历史教师应准确的掌握学生初中所学的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特点,了解每一个学生初中阶段所掌握历史知识的实际情况,提高历史教学的连续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保证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详略得当,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另外,高中历史教师也应多与初中历史教师沟通交流,相互听课,了解两者的差异和存在的实际问题,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适应高中生思维特点,渗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历史课程大大提高了理解层次和应用层次的要求,这一点跟初中历史课历史程的要求是截然不同。因此,高中历史课程应更加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我国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历史思维能力主要包括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第一,应以高中历史知识为载体,通过课堂讨论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在讨论中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解决应用历史知识时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比较以及归纳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第二,应利用好历史材料,提高学生利用历史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也应利用好教材中的历史材料,指导学生提取教材中原始材料的信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利用所获得的历史知识,对相关的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进行谈论和分析。另外为了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要多督促学生总结历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