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环保课题渗透
逍遥学能 2018-09-24 11:17
“环保课题”教学是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只专注于地理知识的显性知识,如交通、资源、人口、风俗等等,忽略了环保知识。这恰恰有悖地理课堂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教学观念,最终导致环境问题严重。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将“环保课题”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环境之于我们的意义,以及环保行动刻不容缓。
山川原隰皆是自然之物,它有一定的规律,人掌握其条理、规律才能得当利用,不破坏,也不受其害。这便引出“环保”,明地理实则是实现保护之意义,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之课题,实则是为更好的生活做“保险”。又由于环境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因此环保又被列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在这种前提下,环保教育也被纳入到中小学教育内容范畴当中。尤其是高中地理教材,几乎在每一单元都提到“环境保护”的内容。但教师往往重视不足,“眉毛胡子一把”,每堂课的内容混乱,大杂烩似的不成系统、主题。环保课题常常被其他内容的旁枝错叶覆盖,不能引起学生注意。因此,教师不仅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环保内容,还要将环保内容作为一个课题,一个系统,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将认识论转化为方法论,让学生付诸实践。这才符合地理教学的根本宗旨,即“学以致用”。
一、人与环境关系的辨析,是“环保”课题渗透的前提基础
在涉及到学习内容之前,要先说明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内容。换句话说,即是这一知识内容对我们的生活具有什么价值意义。明晰这一点,学生才能思路明确地将知识代入到生活实践中去。所以在环保课题渗透到地理教学课堂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环境保护对人类的影响,包括自然、人文景观的变化、地貌的改变、灾害的降临与防御、人口迁移等等。例如,在
高二地理“人口迁移与环境”这一节的学习时,教师便可查找大量的资料,文字或视频,阐述环境对人口的影响,环境好的地域自然吸引人口的定居,环境不好自然会引起人口的迁移等等。学生明白了环境同人类生活的关系,自然会对“环保”有一个新的理解、认识。这是学生能深刻接触环保课题的前提条件。
二、从事例中析出“环保”课题,引发感慨
环保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课题,但正因为这种熟悉性,使学生熟视无睹,并不能激起学生的感慨。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首先要挖掘“环保”的不平常处,包括环保指向的道德概念、环保的价值等等。以这种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兴趣,使之能从“环保”课题中析出感慨。当然,以“环保”作为课题的地理课堂,教师不能自说自演,还要把机会留给学生主体,让学生回忆并述说自己看到过的有关环保的举动或是影片、故事等。学生侃侃而谈,不曾留意过的有关环保的情景都一一浮现脑海,共鸣而生,心生感慨。教师再借势引出本节的环保课题,进一步引发学生对环保的认识、思考。例如,在涉及海岸环境及生态这一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举一些海岸工程建设的例子,如长江三峡大坝,该工程建设以生态保护作为基础,采取多种措施保护陆生生态、水生生态,并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工作。三峡之所以能发挥着不竭的能量利于民,正因为建设者将“环保”二字作为至理箴言。为了加强“环保”的说服力,教师可以假设三峡大坝建设不以环境保护为基础,仅以它的使用价值为前提,所能引发的后果。面对超乎想象的后果,学生瞠目结舌,不禁发出感慨,幸亏建设者以保护作为建设、使用的前提。在这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实例分享,谈谈环保的意义。在听与自说这一转换过程中,学生深化对环保的认识。在这里,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身边的环保例子,学生在回忆及述说的过程中完成环保的生活的回归,能够感受到环保就在身边,人人有责,进而能真正地认识环保,用自己的力量做环保。
三、利用多媒体的视觉冲击效果,加强“环保”观念
相比图画、视频,文字的叙述总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妨多元化些,多色彩些,让事件借助不同的媒介以不同的方式感染人,教化人。对于地理教学也是如此,以文字的方式渗透“环保课题”总显得苍白无力,教化多于事实,不具说服力,不能震撼学生的认知。因此,教师还要应用多媒体的视觉冲击效果,让学生从图片抑或视频中看到遭受破坏而“滴血”的环境,面对恶化的自然环境,学生自然会觉惋惜,怀想破坏之前的美好景象,前后对比,环保观念自然浮上人心。例如,在讲到生态环境的时候,教师为了对比破坏前、破坏后的自然环境,可以播放两段视频:各色的野花漫山遍野地开着,金光闪闪的小河中传来不绝于耳青蛙的叫声,茂密的树林投下可纳凉的绿荫,蓝天碧水相互呼应,鸟儿白云在其间游走。忽而,悠扬的音乐一转,悲凉忧郁的音调又起,另一幅景色浮现出来,山还是那个山,只是野花零星一点,河流干枯、草被撤走,远处稀稀落落的有些露着根部的树桩。两幅图画很具有张力,学生一目了然环境被破坏的惨状,这种视觉冲击效果在学生潜意识里加强学生的环保观念。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环保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说出两幅画面对自己的启发,或以观后感的形式将自己的感触诉诸笔端读给大家听。在一看一说一写的过程中,学生的环保观念会有所加强。
四、建立第二课堂,环保观念渗透实践
知识只有运用到生活中、实践中,才具有意义价值。关于“环保”这一地理学科中重要的课题之一也是如此,我们在课堂上大说特说,大讲特讲也不能成就其自身具备的价值、意义。环保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要使成为未来主人的学生付诸行动,在行动中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改善,运用环保知识建造美好的生活家园。这才是现代地理学科教育所倡导的“生活化”的教育,即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将知识运用到生活,感受生活,完善生活,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生活中,能学有所用,养成环保这一综合素质之一。但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地理教学困毙在班级课堂之上,将知识视作考试的工具,这样一来,学生眼中的知识失去指导生活的意义。这有悖现代教育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建立第二课堂,让学生身处实践中,加深对环保的认识,加强对环保活动概念的认知,将环保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其发挥指导生活、完善生活的意义。例如,教师可在校领导的允许下,建立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环保实践中认识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如教师可将美化校园的活动交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种植花草,植树造林,并始终关注自己所负责的环境区域。由于是自己动手美化的,便倍加珍惜;又由于某个区域的环境由自己负责,便会更关注环保的问题。当然,第二课堂也可建立在校外,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植树节的时候到郊外种树,树的种类不要求一致,可按自己喜好。由于自己种的,学生便会精心照料,十分关注周围的环境、小树的成长等问题。由于是付诸行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学生便会对环保产生深刻的认识。俗话“独木不成林”,各种环境之间互相影响、结合,才产生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无论怎样影响,自然环境都处于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存在制造痕迹的环境之上。但人们往往蔑视作为能量源头存在的自然环境,不断索取,不断破坏,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可以说,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环保也变得极为重要。但专心于书本学习的学生并没有这样的意识,所以,高中地理教师要身负环保教育的职责,让学生萌发环保意识,并在生活实践中付诸行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