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课”听懂了,考试“做不对”?

逍遥学能  2018-09-17 22:24

一、上课听懂了、课下会做了,考试出错了?

这样的问题经常发生的,多出现在理科上。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为什么平时能够听懂并且也都会做,但是一到考场上就不会做了呢?这是因为:

1、上课听懂了——从已知的结果推导出整个问题的思路,比凭空产生新思路要容易。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接受”远远比“产生”要容易的多。“听懂了”容易,因为老师讲的都是普通话,或是学生生源地的方言,听众易懂,再加上老师们大都会采用“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等等的教学方式,听懂不是难事,因此学生和老师首先都要确信这一点——没有听不懂的学生。

听懂而不会是缺乏思考和动手能力。是思维上的欠缺而不是能力上的不足。思维上的欠缺指的是对问题思考的主动性有所不足,不善于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虽然一听就懂,但是光听而不改变被动灌输的特性,是不会进步的。

2、下课会做了——充其量只能反映出听众的模仿能力合格

课下会做了,其实是听众自身的短期记忆和天生的模仿能力所决定的,只要是听懂了,就可以模仿老师讲的典例进行自我练习,也会从中体会到某种成就。说的再通俗点:马戏团里的动物们都能在听懂口令的前提下模仿“动作”、“识别”、“演算”等。虽然大家也知道这是无数次训练的结果,但是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模仿并不是人类的专利,更不能因此而妄自满足不求甚解。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共性,也是自我盲目自信的祸源,很多学生以为自己会做几个题、作对几个题就自我膨胀,盲目高估自己、而不能清醒。忘记了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

3、考试出错了——考试不会只是卡在某个步骤,由于考场环境,容易钻牛角尖

其实很多人发现,题目其实都见过,知识点都会,题不会做,往往只是卡在某一步骤。只要这一步骤通顺了,后面都会做,这也是大家听得懂但是不会做的原因。考试时由于时间有限,大家做题时容易只朝一个方向去思考,钻了牛角,导致不会做。

4、考场出错了——平时比较“淡定”,可以多方面思考,尝试多角度,思路比较开阔。而上了考场之后,就缺乏应变能力。

平时做题时参考讯息比较多,时间充裕,没有压力,故而做题时头脑较为冷静,不自觉的会从题目出发,而考试的时候,仅用知识点去套用,没有真正领会题目所考察知识的精髓、缺乏灵活性,生搬硬套、步入死局。

【解决方法】

解决的方法其实并不是很难,就是要主动思考,积极动手,改变观念。平时多思考试题中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多花费一些时间“看”题目,看每个步骤之间的思维联系,步骤与步骤之间是如何进行推导的。

还有要学会逆向推导的思维:要想获得什么样结论,前提条件是什么。要想解决听懂了却不会做的问题,就得明白原因,要想解决这些“原因”,我们应该要始终本着从题目出发,思考题目的问题和条件,而不是凭空套用题目。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

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在“听中学、练中学、讲中学”,要通过学生动手、动口促进学生动脑、动心。要让学生眼睛观、耳朵听、动口说、亲手算、心脑动。要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讲”中来,教师要讲,学生更要讲,也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教的思考与成就的快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最值得高中生暑期看的20本书籍
下一篇:李白为什么不给杜甫回诗-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为什么“上课”听懂了,考试“做不对”?】相关文章
【为什么“上课”听懂了,考试“做不对”?】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