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8-09-17 14:16
记得小时侯,我寄住在姨妈家里时,她那个村子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邻居的妇人死了,鳏夫整日酗酒,根本不管孩子。村中有位寡妇把那家的一个男孩子带回自己家收养了他。这位寡妇很贫穷,又没上过学,但却竭尽全力照顾这浑身发抖、性情孤僻的孩子。男孩子好像转眼间变了,个子长高了,性格也开朗了。但是我们和他不熟,谁也不跟他讲话,这使他很自卑。
有一天,他的养母看见我们在玩耍,而那孩子却躲在一边抽泣,没人理睬。她把那男孩带回屋里,然后对我们大动肝火:“我不准你们这样待他!这孩子也是人。现在的生活会影响他将来的一生。你们对他友善,他将来才可能善待他人;你们不理睬他,将来他也会待人冷漠。每次我使他稍微抬起头来,你们又把他压了下去。你们不想让他活吗?”
许多年过去了,我总也忘不了这件事。它使我第一次领悟到深刻而严肃的人生哲理——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人奋发向上,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影响,就像阳光与寒霜对田野的影响一样。寒霜使田野冰冻,死气沉沉;阳光给田野温暖,生机勃勃。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随时在发出一种呼唤,促使他人生死荣辱,兴衰成败。
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作蜘蛛网,他说:“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对他人的热爱、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动一个巨大的蜘蛛网,我影响你,你影响他,他又影响他人。巨网抖动,辗转波及,不知何时止,何时休。”
有的人专会鼓吹人生没有意义没有希望。他们的言行使人放弃、退缩或屈服让步。这些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在生活中受了委屈或遇到不幸;但不论原因如何,他们孤僻冷淡,使梦想幻灭、希望成灰、欢乐失色。他们尖酸刻薄,使得人世间的礼物失去价值,成绩没有光彩,信心变得瓦解,留下来的只是失望和恐惧。
这种人虽然为数不多,但类似的冷言冷语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例如:“你算老几?”“你有什么了不起?”“你要是有出息,太阳从西边出!”当妻子的因丈夫身体虚弱,收入微薄,便讥笑他:“凭你也配做男人?”做丈夫的看见妻子在学习打毛衣,虽然她很努力,还是免不了要说她几句:“我看你根本就不是那块料!”又如某学生搞了一项很有创见颇有价值的发明,而老师却认为他不务正业,玩物丧志。
这种人让人觉得简直就没有办法应付人生,从而灰心丧气,自惭形秽,惊慌失措,无所适从。而我们可能又会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别人,因为我们受了委屈,一定要向他人诉苦。
但是那些生性爽朗,鼓励别人奋发,令人难以忘怀的人又怎样呢?和这些人在一起,会感到朝气蓬勃,充满信心。他们使我们表现才能,发挥潜力,有所作为,硕果累累。
我上小学时,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好老师。她讲课生动,充满激情。她在课堂上念我们所写的幼稚的作文时,我们看到她脸上惊喜的表情,听到她愉快的赞叹、会心的微笑或同情的低泣。每当我们的文笔有清新之处,她一定倍加鼓励。她的批评恳切而委婉:“这里还可以加加工。”“那里还可以更深刻些。”
英国大诗人白朗宁也是这样的人。他使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巴莱特重获新生。伊丽莎白母亲去世很早,留下11个子女。伊丽莎白从小体弱多病,全家都对她进行特殊照顾,医生也怀疑她身患肺病,使伊丽莎白自己也深信不移,从而整日闷闷不乐,生活毫无乐趣。
就在她已经40岁的时候,遇到了白朗宁。白朗宁对她一见倾心,见面一两天后,就给她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他否认她有任何疾病,消除了她的恐惧。他把她带出病室,和她接了婚。她41岁时周游了全世界,43岁时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孩子。她的才华从此得到了充分施展。她后来写的诗充满了激情,不热爱生活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
我们当中谁不愿意像他们,使自己也使别人的生命之火熊熊燃烧呢?但首要的是要弄清楚自己是否热爱生命,是否是在游戏人生,是否还具有活力。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能分享于他人。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不要把激情熄灭在因循的温床里,应该把它拿出来,替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也应该同样关心他人的成长。我们应当了解别人的生活和理想与我们不尽相同,应当倾听别人的诉说,找出他们的长处,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鼓励他们继续生长。任何生物都要生长。生长是生命的过程——生命是棵生长着的树,不是毫无生机的雕像。
是的,人的一生非常曲折,甚至荆棘丛生,布满艰辛。但前途无穷,富有生机,充满机会,大可尝试。那些有希望的人都不是怨天尤人的人。
好好地珍惜自己生命的活力,便也使他人分享了你的活力。有给予,必有报答。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付出而后再求发展。付出越多,生命便越丰富。
珍惜自己的生命,使它能够照耀他人——这就是生命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