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不当 小心孩子出现“恐学症”

逍遥学能  2018-09-10 16:13

这些年来,学习竞争越来越呈现低龄化,幼儿早教有越演越烈之势。对于这种现象,教育学者提醒各位家长万不可“拔苗助长”,进行不恰当的早期教育。家长希望孩子有出息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对孩子表现过高的期望值,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压力,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孩子甚至会患上“恐学症”。

小林小的时候性格非常活泼,既聪明又爱学习,而且爱好也非常广泛。小林的爸妈对小林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小林除了每天做完学校布置的作业之外,父母还给小林安排了林林总总的业余培训班。

小林小学毕业升中学的时候,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重点学校的录取分数。而小林的爸妈则想方设法将小林送到了一所重点初中。但是小林到了该初中之后,英语和数学的成绩都很不理想,经常考不及格,心情也非常糟糕。其实这就是一种孩子经常患的“恐学症”,从最初的厌烦做功课,讨厌上课,害怕老师提问题,到后来的害怕上学的严重情况。

其实小林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恐学症”,这跟小林的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跟小林的父母一样,很多父母都怕孩子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从而选择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但是科学相关研究证明,太早地让孩子接受文化知识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方式出现错误的话,孩子就很难承受学习的压力。家长的美好愿望相反地变成孩子的心理负担,从而出现心理障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由于在幼儿期,孩子的性格、情绪、能力、人格等还处于打基础的时候,这一时期给孩子灌输很难理解的文化知识,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让孩子的心理负担加大。这回体现在他们平时的课堂学习中,例如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喜欢搞小动作。做题时粗心大意,遇到事情胆子小等等。比较严重的一些情况就是叛逆性格严重、性格孤僻等等。

孩子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家长和老师注意不要对孩子指责和批评过多,不然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令孩子的症状加重。正确的方法是父母应该常常喝孩子进行交流,建立起温馨的家庭环境。而学校则应该进行更多的快乐教学,让孩子再放松的情绪下进行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出生后大脑的生长
下一篇:端正教育态度 让孩子学会勇敢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早期教育不当 小心孩子出现“恐学症”】相关文章
【早期教育不当 小心孩子出现“恐学症”】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