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8-09-10 16:02
如果你拿起《七堂极简物理课》这本书,或许会一改过往对物理课的刻板印象。名曰科普读物,更像是富有哲思的文学作品,会忍不住用笔勾画出某一段话,甚至一句话读上几遍来玩味,不是因为艰涩,而是因为优美。
物理当然不只是定理和方程这么简单,却也不是那些高深复杂术语所表现出的那么莫测。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曾经说过一句话:“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
这本书同样无法回答你地球的过往与未来,但其提到的科学的思辨精神、动人的人性故事都会带来启发。如一位读者的读后感:“怀着对世界永恒的好奇心,我们就绝不只是一粒尘埃那么简单。对这个变化着的世界多一分了解,对生命就多一分热爱。”
作/者/专/访
卡洛:报纸文化版带给我好运
从航天事业发展、引力波的探测、科幻小说热再到一系列好莱坞大片……埋头尘俗的人们开始仰望星空,如孩童般好奇起这个宇宙。
但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不太喜欢上枯燥的物理课,也许你印象中曾在昏昏欲睡中,被猛敲黑板的老师惊醒,然后撂来一句“划重点!”一个连高中物理老师都头疼的人,听顶尖物理学“大牛”讲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近日,对这本不足百页的薄书的魅力,大河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本书作者、圈量子引力开创者之一、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
“说得晦涩难懂容易,解释得清楚简洁难”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本讲述高深物理的书竟找不到一条脚注,读懂也不需要多么深的知识积累。
卡洛说,这本书是为那些科学知识相对较少,并且只想知道主旨不在意细节的读者写的,所以尝试在不简化现代科学理论的前提下抓住主要思想,而不加入与理解主要思想无关的内容。
“我认为如果重要的理论被很好理解的话,它的表达一定是最简洁的。”卡洛举例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伽利雷的话“说得晦涩难懂容易,解释得清楚简洁难”。
书中富有思辨哲理的段落很多,也难怪大河报记者询问卡洛对科幻电影的看法,他给出了看似互相矛盾的回答:“有时觉得科幻电影很重要,教会了大家一些关于相对论的知识,模拟了我们渴望到其他星球的想法。但有时候我也发现科幻作品有些枯燥,因为真实的世界和科学有很多科幻作家的想象和变化,这个世界已经有我们的想象力难以匹配的奇异和美丽了。”
谈到全球科普书籍畅销,卡洛把这种现象归为“人们对于科学的好奇心”,“大家注意到科学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想知道得更多”。
希望中国为人类去其他星球探索道路
在中文版扉页,卡洛表露了从小痴迷于中国这一遥远又丰富神秘的文化。
他向大河报记者讲述了中国情结:“年轻时读过《红楼梦》,喜欢孔子和老子,后来访问中国后发现,中国和世界的差异比我预想的小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本想法和感受,差异只表现在外表上。中国在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使得很多人有珍贵的选择机会,去追寻更高的社会地位、财富或者追随兴趣、追求真善美。我觉得追随兴趣和追求真善美更好。”
卡洛还对中国航天发展寄予厚望,“我希望中国能够为人类去其他星球探索出一条道路”。
中国古代庄子“庄周梦蝶”的故事流传甚广,卡洛有时也会在讲座里提及,“它是一个很好的哲学故事。我认为它很好地解释了这个观点:我们永远不能对任何事情都有百分之百把握,甚至我们的身份都有可能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卡洛认为,我们不应该追求确定性,因为确定性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应该坚定信念,相信生活中美的部分。他幽默地打趣说:“毕竟,即便假设我是一只想成为卡洛的蝴蝶,有变化了吗,我还得面对我就是卡洛这样让人感觉讨厌的事实。所以理解这个,我们就可以微笑着,开开心心做我们自己,即使我们可能只是一只蝴蝶。”
一本来自周末副刊连载的书
今年4月12日,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微博,如今已拥有超过400万粉丝,每条微博都能有上万转发、评论。卡洛是否也会在中国开通微博和读者互动?他直截了当:“这是很好的建议,我应该这么干。”
听说这次采访将刊登在大河报文化周刊上,卡洛很高兴,因为本书内容最初是发表在当地报纸的周日文化版开辟的科学板块上,他说:“报纸的文化版带给我好运,我认为报纸文化版是一个了解文化界正在发生什么的重要途径。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媒介。”
得知很多中国年轻人将大部分时
间花费在了快速的碎片化阅读,卡洛的看法是大家需要放慢脚步,“慢一点的阅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比对着手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好得多。”
最后,他特别为大河报读者手书了问候语,并用不熟练的笔画签下了自己的中文名。
名/家/书/评
一本小书的缘分
李淼(著名物理学家,现任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
1989年,我在罗马大学物理系访问。那一年的罗马平淡无奇,我却遇到了特殊的人。其中一位正是在罗马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的卡洛?罗韦利,也就是本书的作者。
在罗马时,我去卡洛的住处吃过一顿他亲手做的饭。那个时候,超弦理论已经红了几年,而圈量子引力(见本书第五课)因李?斯莫林和卡洛的一篇著名论文突然备受瞩目,在物理学界似乎一夜间声名鹊起。
冥冥之中的因缘实在玄妙,没想到一别二十七年后,我会以这样的方式与卡洛重逢。我这才意外得知卡洛也进入了科普写作领域,而且再次一鸣惊人。
卡洛通过语言的穿透力将过去一百年中的物理学进展和成就传递给了读者,书里没有任何艰涩的表达,不会将对现代科学知之不详的读者拒之门外,同时洋溢着诗意与激情。一些图成了辅助直觉的得力工具。他不仅给大家介绍了爱因斯坦著名的广义相对论,还讲述了量子,宇宙,粒子,甚至圈量子引力。
卡洛在本书《尾声》所陈述的观点我几乎完全赞同。为什么说几乎?因为只有一段话我不同意,这段话就是:“在德国唯心主义思想的鼎盛时期,谢林认为人是自然的顶峰,因为人类能够意识到自身。如今,从我们当下对自然界的认识来看,这个观点不禁令人莞尔。”我倒是觉得人类的出现非常偶然,地球是我们宇宙中的一颗珍珠,我们是偶然出现在这颗珍珠上的可以认识宇宙的罕见物种。
内/容/梗/概
本书中,卡洛?罗韦利用诗一般简洁优美的语言讲述了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由最美的理论(相对论),量子,宇宙的构造,粒子,空间的颗粒,概率、时间和黑洞的热,尾声等七堂课组成,使得我们窥见科学的深刻与美丽。来先一睹几段书摘感受下:
当我们谈及宇宙大爆炸或空间的肌理时,并不是在延续几十万年来,人们围坐在夜晚篝火旁讲述的天马行空的故事……黎明时猎获的羚羊和前晚故事里讲的羚羊相距并不遥远。界限是模糊的,神话与科学相互滋养。但知识总是有价值的。捉到羚羊,我们就能填饱肚子。
请注意这段话一开始“在我看来”这几个不同凡响的字眼,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达尔文在自己的笔记中以“我认为”这几个字为开端来介绍他物种进化的伟大思想,而法拉第在其著作中第一次介绍电磁场这个具有革命意义的概念时,则提及自己“犹豫不决”。伟大的天才都懂得三思而行。
十万年前,或许正是出于这种好奇心,我们这个物种从非洲出发,学着眺望远方。夜晚,我在飞越非洲大陆时浮想联翩,假如在我们这些遥远的祖先中,有一个站立起来,朝着北方的旷野行进,他仰头看天时,会不会想到在遥远的未来,他的一个子孙正在这片天空中飞行,思考着事物的本质,而起因正是与他一样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