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8-09-08 14:08
摘要:
初中地理教学积极推进新课改,努力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能力,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初中地理;新课改;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了一段时间,改革教学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成为教师的共识。在课改的过程中,重视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检测课程改革实效的重要参考。杜郎口中学一直都在倡导并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成为课程改革的先锋、全国的典范、各地学习的榜样。
一、依照教学目标深度把握课堂教学有效度
笔者认为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首先应该做好课程目标的精确预设,一节课需要对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突破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这些能力的训练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否则就是杂乱无章,热闹的背后是漫无目标。为此,初中地理教学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做好精确预设,结合具体课程学习内容,确立适宜本班学生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记忆、实践应用、创新应用能力目标,预设合适的合作交流与鉴赏方式,并明确可以量化考核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保障教学的高效性。例如,学习《海洋与陆地》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发展层次,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从学生熟悉的地球照片引入,这样既可以引发兴趣,又可以贴近学生的认识。用“人造天体坠入地球表面失落在海洋的多还是落在陆地上的多?”这一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探究。学生已经学会了应用地图,能够从地图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从位置描述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海陆、大洲、大洋的分布特征加以概括。因此,从教材编排顺序、学生实际情况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混淆点、疑惑点,充分利用地球仪直观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印象。这样的资源选择和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认识。目标明确,方法选取符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
二、合理植入课堂教学容量的知识和能力密度
效率和时间紧密联系,高效与容量和质量统一,质量又和容量有冲突的。判断一节课高效的重要指标是学生掌握的知识数量和能力提升程度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进步状况,初中地理打造高效课堂,需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杜郎口中学将高效课堂的特点概括为“大容量、立体式、快节奏”,这里的大容量就是课堂植入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及训练环节的高密度。在改革实践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增加容量,提升密度,一定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层次,关注他们的思维量和训练量,如果学生不能跟上节奏,训练不到位,就成了邯郸学步。为此,教师需要首先研究学生的基础和发展层次,全面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程度,合理地设置教学容量,做到容量、质量和效率的统一,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例如,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制作多媒体Flash动画模拟展示地球自转、公转场景,公转的方向、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的姿态、四季的更替等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的容量,而且以生动直观的动画演示帮学生建立了空间概念,甚至让学生具有三维空间意识和思维能力,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升了学习质量。
三、提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自觉程度
课堂效果是教学的核心,打造高效课堂的根本就是让学生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能力,促进学生进步。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学目标要在学生那里得到落实,所有的教学环节需要学生的认真参与,才能是有效教学、高效学习。不管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都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为主动、自觉地学习。杜郎口中学也是在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或者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更为深入地契合了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的个性化、高效化学习。为此,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程,一定要从学生身上做文章,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上消化吸收更多的知识。例如,学习《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时,一节课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掌握三十多个行政区域的全称和简称,还要熟悉每个行政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基本读图能力,难度不少,需要让学生攻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造高效优质课堂。让学生自己先找易错、难读、难写的省份,彼此讨论分析,强化认识,加深印象,深入理解;然后通过“读图活动”分小组讨论并展示介绍最有效、最快的记忆方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以开放性学习探讨确保自主学习富有趣味,学习效果显著。
总之,新课改已经走向深水区,如何增强课堂实效,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每个教师关注的焦点。初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