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0-03-13 09:54
四号:浪漫主义
2D1:世界观
四号所看到的是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总觉得自己被一个“真正”的世界所遗弃,就好像从来也得不到关注、得不到联系、没有人去理会一样;因此,世间上所有“重要”、“完美”和“独特”的人和事,包括爱、幸福和快乐的感受,都与自己擦身而过。可是,四号又相信,他们终会得到这些“重要”、“完美”和“独特”的人和事,只是它们非常特别,万中无一,难能可贵,不是那么容易便可联系得上。
最后,四号便发展出一种对理想和完美化的一切都怀着渴望得到的心,他们往往很容易察觉到其他人已拥有此等美好的元素,而自己则再努力也很困难才联系上。因为在四号眼中,他们本能地会把每件事也与自己是已被遗弃的一个扯上关系,就算其他人的一个简单行为,也会联想到自己是快将给抛弃的一个。
2D2:成长经历
在成长过程中,不一定所有四号也真的经历过被遗弃和没人理会的事;一些生活在完整家庭的人,亦可以是四号。因此,不要有错觉以为四号一定有一个悲怆的童年,只是在四号的眼内,会把被遗弃的感受无限扩大。正如有一位四号曾经表示,有一次她生病,母亲每天也陪伴她吃药,在吃最后一次药的时候,因为母亲忙于准备晚餐,无暇照顾她,所以便吩咐她自己服用,自始她便把注意力放在最后一次身上,认为母亲已不理会自己、不再爱自己了,被遗弃的感觉又出来了。归纳很多四号的成长经历,通常在年幼时,他们一定会先尝过万般宠爱的滋味,或从观察身边的人而想像这种感受;可是在某一天,因为某些事故,感觉到失去了这份爱,又或自己几经努力也未能得到这份爱时,一种被父母遗弃的感觉便不其然产生。他们内心渴望寻回曾经拥有或是想像出来的被爱感觉,可惜始终无法寻回,这份失落感就会一直挥之不去。
有几位四号不约而同的提及,他们是家中的大哥哥或大姐姐(注意:这并不代表家中的大哥哥或大姐姐一定是四号),在刚出世时,既然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自然会万般宠爱在一身;但当弟妹出世后,四号开始感受到父母的爱被抢走,父母把爱投放在较小的弟妹身上,而对自己,已不如当初那般呵护备至了,那种被遗弃的感觉便从那时开始萌生;但可能事实上,父母从来也没有偏心或减少对四号的爱,这只是四号的演绎。简单来说,在四号眼中,不论发生任何事,也会与被遗弃扯上关系。
又有一位四号分享过,她排行中间,既有姊姊,亦有弟弟。由于她就读幼稚园时,因为脚部有病而不能自行走动,需长期住院,期间母亲每天也会到医院探望她,但因为父亲要上班,所以较难定时到医院探望她。有一次,父亲在非探病时间到医院,被护士赶走,当时她眼见日夜挂念的父亲要离开,便歇斯底里地嚷着要他留下,但始终都不能改变结果。那刻看着父亲离开,只留下自己,感觉非常孤单。自始,父亲没有经常到医院探望她,而这位四号,则每天坐在病房窗前,盼望父亲的出现。当出院后,父亲每天也带着她上班,又背起她到处去,她很享受被背着的亲密感觉,可惜因为父亲是传统的人,认为男女有别,即使是自己的女儿,也不应有太多身体接触,所以在她六七岁开始,便拒绝再与她有身体接触,这种被拒的感觉令她像失去父爱一样。
请不要误解在家中排行第几与四号有关、又或是父母有否偏爱其他兄弟姊妹有关;独生子女也有可能是四号,排行最少的亦可以是四号。曾经有一位四号男士讲述,他有两位哥哥,而自己则是家中年纪最小的。在诞下他以前,父亲极渴望可以有一个女孩,可惜最后仍然是男孩,所以父亲经常对这位四号儿子表示,如果他是女儿,一定会更爱护他。于是他一直认为父亲因为他的男性身份而没有给他全部的爱、感受到父亲并不接纳他,甚至拒绝自己、自己是在家中被遗弃的一个。他眼见的父爱,也是有条件的,他极度渴望可以拥有一种无条件的父爱,但从来也得不到。虽然已长大的他,回忆童年时,父亲确实有作出一些爱他的表现,但他的内心仍然觉得不足。(注:试想想,若果他并不是四号的话,他又会对父亲这感受会有何演绎呢?为何就只有四号性格的朋友才有这么多的悲凉故事呢?又或者,根本他们就只会记着不开心事,但所有开心的,早就抛诸脑后了。)
一位独生的四号亦有差不多的体验。父母在很小的年纪便因为怀有她而结婚,亦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异;碍于母亲要工作,她一直在外祖母家生活,母亲甚少去探望她,而外祖母是一位比较计算的人,这位四号从不感受到关怀和爱,只记得外祖母经常说:“你的母亲只支付了你的生活费,并不包括买水果的钱,就算你多喜欢吃,也没钱买。”所以自她懂事后,她便觉得自己被遗弃,感到世上没有人会爱护自己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