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一做好小升初衔接的三个妙招
逍遥学能 2018-09-06 02:05
做好心理衔接
对于学生而言,从小学到初中这一时期,其个性心理品质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具有以下特点:
1.自主性、独立性增强,但自控能力差
小学生特别相信权威,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到了初中独立自主性加强,有摆脱家长和老师的倾向。对于父母的劝说,老师的教育往往听不进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他们正处于从童年期的幼稚向青年期的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自控能力、承受能力、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看问题还不够全面。这阶段他们特别需要多和老师、家长商量,使自己少走弯路,逐渐走向成熟,切不可一意孤行。
2.热情高、求知欲强,但缺乏韧性
初中生往往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课堂上发言积极,不甘落后,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好学向上的精神,但有的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情绪就会产生波动甚至灰心丧气。要帮助他们适时调整好心态,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对。
3.克服失落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有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干部,但到了新学校后,以往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地位从“众星捧月”一下跌到“无人知晓”。强烈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会让很多新生失去心理平衡。这个时候,就需要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心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要学会欣赏别人、欣赏自己,以赞扬的眼光看待他人和自己的优点长处,学会取长补短。
学会自我管理
中学与小学的要求也有很多差异:
管理方法不同。在小学,教师把学生当作小孩子,许多事情都是手把手教,“抱”着、“扶”着“走”。在中学,教师偏重于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面对这种变化,要培养自主、自理、自立能力,学会为集体承担义务和责任。
学校环境不同。进入中学,班级大多数是陌生的新同学。因此,要克服“怯生”的心理,提高交往能力,尽快和新同学打成一片,熟悉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积极融入新集体,做班级的主人。
支配时间不同。小学生就近入学,初中划片入学,这样,中学生上学的路程比上小学可能远些,在校外接触社会的机会更多、面更广,这对学生的成长既有利又不利。因此,要支配好时间。在上学、放学路上不能贪玩,要按时到校,按时回家。
作息制度不同。学科增多,课时增加,每节课的上课时间增加5分钟……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不适应,因此,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课间休息。另外,初中课外作业比小学难度增加,花费时间延长,要学会提高做作业速度,制定合理的作息表。
行为规范要求不同。中学在行为规范训练上内容更广,规章制度较多。在七年级重点是抓好行为规范教育,进行基本的文明行为训练,如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
班主任工作方式不同。小学的班主任对学生管得严,指导得细,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指导学生;中学教师则偏重于“培养”、“引导”、“发展”,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这就需要孩子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善于自己管理自己。
把握学习规律
中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与小学相比也有很大不同:
1.科目增多,容量加大,要求学习有计划性学习科目从小学的“寥寥无几”到中学的“五花八门”。比如七年级要学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微机、体、音、美、实践等12门课。课程门类增多、内容增加,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如数学,除了学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增加了动手操作的内容。
在课程安排上也不同,小学生要学习语文、数学、外语,排课比较集中,中学语文、数学、外语一般每天安排一节课,而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每周安排二节。微机每周一节,中间间隔时间长。七年级新生开始对这样的安排不适应,往往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这要求针对新的学习内容、学习特点,主动接受新知识,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科学地安排好时间。
2.难度加大,进度加快,要求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中学阶段更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对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结构的安排、知识难度的变化具有跳跃性。
在教学方法上,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的讲课方法不一样。小学老师一个内容要讲好几遍,中学老师往往集中讲解难点、要点,并且讲过就不再重复。
中学教学进度明显比小学快,所以,七年级新生要做好充分准备,尽快适应老师的讲课方法、授课特点。要坐得住,学得进,以达到最佳的听课效果。
3.除了勤奋之外,必须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习必须改变方式,不能只局限于老师讲授,要从单纯地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接受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采取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学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