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图可以获得哪些地理知识

逍遥学能  2018-07-18 14:25

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通过读图可以获得哪些地理知识,以下就是全文阅读,欢迎大家跟小编一起学习。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我国地理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崭新的变化。以学生为本,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关注“过程与方法”,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地理教材中,渗透到地理教学的方方面面。地理图册作为与课本配套的地理教材之一,在课程改革中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展现出新的风采,与课本相辅相成,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图像教材。

  下面就我社地理教学图的改革与体会向各位专家学者和老师作一汇报。

  一、课程标准地理教学图的编制情况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图册》的编制众所周知,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空间差异和内在联系、及其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学离不开地图,学地理更离不开教学地图。教学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赋予了我社编制教学地图历史责任。我社从正式成立前的1950年就已经开始了编制教学地图,半个多世纪以来,我社出版的教学地图在我国中小学地理教学中,以及在推动地理课程改革、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社深明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积极投身教学地图的改革中。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按照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新教材在结构上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在呈现方式上,增强了直观性,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无论是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系都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新教材呼唤新图册,如何编制与新课本配套的地理图册,是摆在我们地图编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了适应教材改革的新形势,我社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密切合作,共同编制地图册。在多位地理教育专家的悉心指导下,编辑们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读,深刻理解新教材的内涵,分析了现代教育理念下地理图册应具备的功能。我们认为地理图册作为地图的集合体,能够系统地表现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为地图语言的表达提供广阔的空间,图册中丰富的图像内容,还为课本提供丰富的地理和教学素材,弥补课本中语言文字对空间信息描述不够充分的缺憾。与课本插图相比较具有系统性、相关知识的关联性、信息量丰富、综合性强、可复习性等优点。由此,确定了新编图册的编制原则,编制出版了与人教版以及其他版本的课程标准初中地理教科书配套的《地理图册》。

  2.地理图册的编制特点

  1)与教材密切配合并保持图册自身相对独立的科学知识体系

  地理图册作为地理课本的配套教材,在地图内容的选取主要应考虑教学的需要,体现出教学地图册依附于课本,对课本内容起映衬、补充作用;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应适当地超越课本,体现出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相对独立的科学知识体系。因此,图册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育理念,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与课本密切配合。在编排体系上,与课本保持分册章节和标题内容的一一对应,方便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老师的教学过程。在内容设计上,对课本内容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并保持地图册相对独立的科学知识体系,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密切前后内容的联系。使得图册不仅作为学生上课的教材,还可以作为课下的读物,同时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下中,在认识大洲、认识区域、认识国家的内容选择上,以亚洲为例,讲述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及其特点,图册将世界六大洲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为系统图像表示出来,使学生通过亚洲的学习和探究,在掌握了认识亚洲的学习方法后,能够自主学习,通过地图了解其他大洲的地理概况,进而认识世界。

  2)图面设计上,主图与附图相配合,加强图文要素的整体性

  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图册在表现地理要素的整体性时,对每一个主题设计都尽量选择一幅主图,并且围绕主图配置若干附图,附图说明主图,主图串联附图,主图与附图相互映衬构成体现地理事物的内在整体性,使学生从不同的地图内容或同一地理事物的不同呈现角度来认识地理事物的现象和规律性。同时,在地图编排时注重地图阅读的逻辑顺序,避免了以往图面设计上各类地图的简单罗列、无顺序、主次不明,使学生在阅读时抓不住重点的不足。例如,关于等高线判读的内容,图册选编了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作为主图,配置等高线的绘法示意图、地形鸟瞰图、地形平面图、地形剖面图、地形模型图作为辅助图,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等高线地形图。并且按照学生心理特征,遵循阅读的逻辑顺序编排等高线判读图像内容。首先等高线示意图,简洁、直观表明了等高线的来由即什么是等高线,学生一目了然,使等高线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第二,用地形平面图和对应的地形剖面图,表明等高线与地形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同时表示出地形坡度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的关系;第三,地形鸟瞰图和等高线分层设色图要素一一对应,使学生通过鸟瞰图中的地形特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图符号特征的对比,实现景观图与地形图之间的图形转换,使学生能够从认识等高线逐渐建立地形图的概念,为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打下基础。

  又如,在讲述世界气候类型时,图册用了一幅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作为主题图,配置气温降水柱状图、景观照片和文字说明,从不同角度体现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差异。在编排上注重体现气候类型的规律性即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的纬度地带性变化,东西向的排列反映沿海向内陆的经度地带性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围绕气候类型的主题,体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地区差异。用文字来说明气候类型的特点,景观照片反映气候类型的景观特征,气温降水柱状图表示该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特征。地图、图表、景观照片、文字相互映衬,反映了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性。拓展了知识面,深化了主题,帮助学生将具体的、相对独立的地理要素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概念。

  3)多角度多层面深化拓展课本内容,与课本形成互补

  新编教科书在注重学生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方面,加强了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的联系,强调了图像系统的作用,突出了主题和视觉效果。图册从拓展课文内涵,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入手,所选地图尽量不与课本雷同,而又能很好地诠释课文内容,扩大知识范围,与课本形成互补。例如,证明地球是一球体内容时,课本采用了人造地球卫星照片和麦哲伦航线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册除了用人造地球卫星照片和日食与地影、高度与视线示意图来证明地球是球体外,还采用了正方位投影的地图来表示麦哲伦航线图。用红线、箭头标出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一直西行又回到西班牙的航行轨迹,证明地球是圆的。图上表现出的轨迹为封闭曲线,这与课本中圆柱投影图像相比,更为形象直观,对课本起到了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4)采用多种多样的地图类型,加强地图内容的直观性

  地理事物因其属性特征不同,就要求用不同的地理图像来表示。图册在设计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增加了形象逼真的模式图、景观图、示意图、鸟瞰图、曲线图、素描图以及形态各异的统计图,用来充分体现图像教材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也极大地丰富了地图表现形式,加强了地图内容的直观性。照片不再只是用来填补空白,而是作为一种形象生动直观的图像表现形式,显示地理事象的地域和形态特征,再加上密切结合教学内容的文字说明或导读材料构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一目了然的完美地理图像系统。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图像,可以掌握不同的读图技巧,积累读图经验。另外,文字与图像的有机结合,可以直观地告诉学生从一幅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掌握那些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加上图像设计更具人性化和更具亲和力的体现,更能拉近地图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有亲近感。同时,经常变换的地理图像,不断给学生以新奇感,能吸引学生想继续读下去,激发学生读图兴趣,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5)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地图内容的易读性

  地图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地图的阅读功能,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读取地理信息。因此,图册在设计上从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出发,注重学生的心理特征、突出教学实用性,改变以往的地图过于注重地理知识系统而使地图复杂化的状况,在内容表示的深度上,减轻图面载负量,使主题内容图像鲜明突出,学生能轻松、快速获取准确信息,这种改变的结果就是使得地图清晰易读;在地图内容形象表达上,强调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设计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地图,色彩明快、符号象形,以吸引学生读图。学生通过自我解读图像,获取地理知识,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还会进一步激发其读图情趣。学生在掌握读图方法,熟悉地图语言,逐渐从地图中获得更多新的地理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读图兴趣就会变成用图能力,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使其学到了对终身发展有用知识。

  6)用生活中的实例来体现思想性和时代性

  图册选编了许多与生活有关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地理知识,感受自己身处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环境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例如,讲天气与气候的内容时,图册用一组图画和照片附加少量的文字说明,表示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气候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生产与生活带来危害,同时人类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用实例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环境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一组照片和简洁的文字,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和深刻的启示:当学生看到由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严重污染空气而引起多种疾病时,就会联想到应该保护我们的地球。由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用车载地图、卫星影像图等现代高科技发展成果,让学生感受高科技的发展,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国际与合作相关的地图和图片反映国际大合作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体现时代性。

  总之,我社新编《地理图册》无论从内容结构还是地图表现形式上都渗透了《课程标准》的理念。我社与人教社合作编制的地理图册就是体现素质教育的全新地图册。也是我社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密切合作的又一新成果。该套图册2002年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认定为独家配套图册。在实验区受到的师生的广泛认同。

  除此之外,我社还编制出版了与地理课本配套的填充图册和教学挂图,在内容上密切配合地理课本,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和提高,力图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是实施地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不可缺少的传统教学资源。

  3.课程标准高中地理图册的编制

  随着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我社开始投入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教材--地理教学图的研制工作。在2004年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再度合作,图册编制人员与人教社的课本编写编辑人员面对面沟通、研究编制方案、商定具体内容。编制出版了一套与人教版课程标准高中地理课本配套的地理图册。该套图册在引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一定创新与突破,较好地体现高中新地理的新意。紧密配合课本,强调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剖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不同的广度进行讲解;注重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案例资源,以图解和印证相关知识点;牢牢把握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编排和表现方式贴近学生心理,使师生好用、爱用。为了更好地配合高中地理教学,我社还编制出版了高中地理填充册。

  二、 强对课程标准研究和对地图教材的编制进行理论探索

  为了做好课程标准地图教材建设,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了加强对课程标准研究和对地图教材的编制进行理论探索,我社成立了中国地图出版社教材研究所。目前,结合当前课程改革教学实际,巩固和扩展教学改革新成果,我社教材研究所专题研究并编制出版了《地图与中学史地教学研究》一书,该书作者为教材研究所研究人员和来自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其论文大多论述地图教材的编辑新思路和用图体会,立意新颖,很有参考价值。同时这部研究成果也将为我社地图编辑加深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对当代地理教育和教学过程的理解提供帮助,为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地图改革与创新奠定理论基础。

  四、课程标准地理教学图的展望

  教学地图是直接为教学服务的。我社50多年来编制出版的各类教学地图册、填充图册、教学挂图累计已达20亿册幅。这意味着在中国数以亿计的中小学生是从形象直观的教学地图中认识了家乡、认识了祖国、认识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同时,未来仍有更多的学生,需要接受义务教育并学习地理科目。这使得我们感到编制出版教学地图册的分量和责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地理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特别是面对国外教学地图进步与创新的挑战,我们的教学地图创新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地图内容的创新上还要进一步加强,还有许多问题诸如创新与继承、科学性与实用性、地图册与课本的定位与统一等问题都有待作更深入地探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昼夜为什么有长短变化
下一篇:去长白山品尝朝鲜族美味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通过读图可以获得哪些地理知识】相关文章
【通过读图可以获得哪些地理知识】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