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觅凶拨开重重迷雾

逍遥学能  2018-06-12 10:27

     环球科学报道 7,000万年前,一场灾难降临到马达加斯加岛上,成千上万的恐龙和其他动物神秘地死去。2005年,当年的死亡现场重见天日,累累尸骨令人惊怵,惨不忍睹——无论动物的种类、大小、老幼,统统被斩尽杀绝。这个冷血杀手究竟是谁?调查人员依靠严谨的科学证据,排除了6,500万年前发生的那场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后,终于拨开重重迷雾,直指真凶——
  
  一具恐龙尸体朝左侧静卧,头颈伸向骨盆——这是典型的死亡姿势。它的前后肢骨依然保留在正常的生理部位。尽管前后趾骨零乱散落,但多数骨骼仍保存完好,并可相互拼接。头骨骨片稍稍脱节,但依旧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奇怪的是,尾椎尖端骨节却整体失落,不见踪影。更多的尸骸横七竖八地躺在附近,姿势各异:一些相当完整;另一些则仅存一块头骨、肩胛骨或者单侧肋骨。这些不幸的动物究竟是就地死亡,还是死后被集中到这里?是同时死亡,还是陆续走上不归路?凶手究竟是谁?
  
  2005年夏天,马达加斯加西北部,因遍布“威尼斯”红土壤而得名的大红岛(Great Red Island)上,这个巨型坟场从远古地层中逐渐显露出来。上述问题一直萦绕在参与发掘的考察队员脑中,这支考察队由马达加斯加和美国的古生物学家及地质学家组成,我们也有幸参与其中。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一些激发我们的兴趣的信息初现端倪:这可能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发现!那么,我们是如何开始着手调查的呢?
  
  根据发掘的年份和该地区化石产地的发现顺序,我们把这一地点命名为MAD05-42。随后,我们开始鉴定这些死亡动物的物种。根据我们在该地区其他地点的挖掘发现,我们很快就辨识出,这里的大多数遗骸分属于不同的恐龙物种。
  
  在马达加斯加西北部,MAD05-42并不是唯一的恐龙坟场。过去10多年来,我们在偏远的贝里沃特拉村附近的半干旱草原上进行地质调查,多次发现过这样的场景:动物遗骸层层叠叠地埋藏在一起,不论大小老幼,构成壮观的尸骨层(bonebed,即含有动物骨骼化石的地层)。现在,当我们着手在MAD05-42坟场搜寻真凶之际,难以抑制内心的好奇: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多的尸骨层,为什么它们会保存得如此完好?
  
  坟场发掘
  
  马达加斯加MAD05-42恐龙坟场中的恐龙和其他动物,都死于7,000万年前,比6,500万年前发生的那场全球性生物大灭绝事件还早了几百万年。这些动物并非死于同时,而是在一段时间内陆续死亡的。
  
  这些骨骼化石早已失去肉身,仅余枯骨,因此现代验尸技术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我们不得不求助于地质定年技术和现场的埋藏学(taphonomy)调查,梳理蕴藏在这些骨骼和岩石背后的线索。特别是现场的埋藏学勘察,可以充分探究生物机体由生到死的历程。
  
  把这里命名为MAD05-42之后,我们开始着手从岩石中发掘这些骨骼,用小铲和锤子去除表面的沉积物,再用牙钩和纤细的小刷剥露出化石骨骼。做这一切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尽量避免损坏这些松脆的骨骼表面。等骨架完全显露以后,再对它们的准确位置进行描绘和拍摄,将有价值的空间位置关系全都记录下来。随后,我们用固化胶浸透这些松脆的骨骼,外面罩以麻布和石膏外层加以保护。等石膏固化成型后,再将骨骼编号登册,打包运送到美国的实验室,在那里精心清理骨骼上的残余沉积物,详细研究这些骨骼,搜寻留在骨骼表面的蛛丝马迹,找出凶手。
  
  在化石发掘现场,我们确定这些尸骸被保存在一层独特的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中,该岩层被称为Maevarano组(Maevarano Formation,这里的“组”即指岩组,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众所周知,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K/T界线(也就是白垩纪/第三纪界线),除鸟类以外,恐龙和多数其他动物经历了一场全球性生物大灭绝事件。Maevarano组的层位比K/T界线还低了几十米,意味着它的年代更为古老。具体来说,我们发现恐龙尸骸的地层比大灭绝所在的地层低了44.5米,比Maevarano组的顶部界线则低了14.5米。Maevarano组下方的地层中存在着火山矿物,对它们的放射性衰变年龄所作的测定表明,这些地层的年龄大约为8,800万年。Maevarano组的上方和内部岩层之间出现的海相沉积岩(marine sediment),是在该岛西海岸海水不断升降的条件下沉积而成的。这些沉积岩中包含了介壳类生物和单细胞微生物的化石。根据其他地区对这些生物化石所作的年代测定,它们出现的时间接近白垩纪末期,但并未完全达到白垩纪末期。所有关于时间的证据都表明,MAD05-42出土的恐龙大约死于7,000万年前。这些恐龙的死因与白垩纪/第三纪全球性生物大灭绝无关,因为那场灭绝事件是在几百万年后才发生的。
  
  埋藏学分析也有助于我们的调查研究。埋藏学勘察可以检查骨骼的形变(确定骨骼是否经受过燃烧、折断或啃咬)、尸体遭受的破坏(被食腐动物或食肉动物肢解,或有选择性地掠走某些部位)、埋藏史(尸体埋藏方式和后期埋藏变化过程)。从本质上讲,骨骼变成化石的过程,也属于埋藏学的研究范畴。
  
  这里的埋藏学证据显示,埋藏在MAD05-42坟场的动物是在一段时间内陆续死亡的,这个过程可能长达几周到几个月。这里的尸骸呈现出不同的死亡形态:一部分尸骸基本完整,保持着原始的死亡姿势;一部分尸骸则遭到肢解,骨骼四处散落——这种肢解过程绝不可能是在瞬间发生的;一些骨骼保存完好,另外一些则经历过深度风化和表面降解过程。如果同一尸骨层的动物死于不同时间,我们通常就会用“平均时间”来描述死亡时间,并采用埋藏学证据来评估首次死亡和末次死亡的时间跨度。虽然我们尚不能确定MAD05-42坟场的死亡事件究竟持续了多久,但毫无疑问,这些死亡事件并非同时发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防范高考招生诈骗 保持清醒头脑最重要
下一篇:腌菜的酸味是怎么产生的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远古觅凶拨开重重迷雾】相关文章
【远古觅凶拨开重重迷雾】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