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8-05-23 13:49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请将选出的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卷所附的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余各题按照题号答在答题卷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第Ⅰ卷 阅读题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唯一和今人的大概不同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一展胸襟。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通俗地说,就是理想。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琴家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平。”所以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能自心底激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代大儒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间,以图恢复大业。顾炎武和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有人开始借酒浇愁,有人开始埋头抚琴,有人开始痛吟诗篇。顾炎武听罢,徐徐起身,振衣而立,与之相和: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正是“关河万里秋”!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个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事虽未成,其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便是儒家入世之“登高”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 (摘编自沐斋《登高》)1.下列关于“登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说明了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B.夏日炎炎,雨雪霏霏,春花灼灼,落木萧萧,这些都是古代文人流传下来的诗句中描写登高时所见的不同的景色。 C.由于人的视野有限,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所以古人的登高,也是想看一看自然的山川,或人造的楼台。 D.文人登高,是想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如同好汉饮酒“一浇胸中块垒”一样。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人同登一座山峰,所写的诗句意味相差很大,是由于每个人在登高时所思所感不同,而这又与个人的身世、境遇、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 B.儒家的登高、道家的登高和皇帝祭祀封禅的登高,虽然目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他们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C.孔子所说的“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逝者如斯夫”这两句话,概括了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前者指“高”,后者指“远”。 D.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其远志便能发自心底,这是因为儒家提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或为了某个节日,而是为了一展胸襟,古代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自然就具有展示其胸襟,体现其怀抱的作用了。 B.钟子期用“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来形容伯牙抚琴的声音,是听出了伯牙的志趣,伯牙胸中的逸气是通过不同的琴声表现出来的。 C.顾炎武联合爱国志士以图恢复大业,在和他的同志们告别时,相对把盏,在青山之巅,远眺人好河山,不同的人以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怀。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顾炎武和他的同志其心其举与历代文人登高时一展胸襟所体现的价值是相同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并州文水人。父士?。文德皇后崩。久之,太宗闻士?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母杨,恸泣与诀。后独自如,曰:“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母韪其意,止泣。既见帝,赐号武媚。及帝崩,与嫔御皆为比丘尼。高宗为太子时,入侍,悦之。王皇后久无子,萧淑妃方幸,后阴不悦。它日,帝过佛庐,才人见且泣,帝感动。后廉知状,引内后宫,以挠妃宠。才人有权数,诡变不穷。始,下辞降体事后,后喜,数誉于帝,故进为昭仪。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帝下诏废后。诏李勋、于志宁奉玺绶进昭仪为皇后。上元元年,进号天后。帝崩,中宗即位,天后称皇太后。太后不惜爵位,以笼四方豪桀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材真贤。又畏天下有谋反逆者,诏许上变,在所给轻传,供五品食,送京师,即日召见,厚饵爵赏歆动之。凡言变,吏不得何诘,虽耘夫荛子必亲延见,禀之宾馆。敢稽若不送者,以所告罪之。故上变者遍天下,人人屏息,无敢议。太后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俄而二齿生,下诏改元为长寿。神龙元年,太后有疾,久不平,居迎仙院。宰相张柬之等建策,请中宗以兵入诛易之、昌宗,于是羽林将军李多祚等帅兵自玄武门入,斩二张于院左。中宗于是复即位。徙太后上阳宫,帝率百官诣观风殿问起居,后率十日一诣宫,俄朝朔、望,复唐宗庙,诸武王者咸降爵。是岁,后崩,年八十一。遗制称则天大圣皇太后,去帝号。谥曰则天大圣后,拊乾陵。 (节选自《新唐书卷七八,列传第一》)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项是(3分) A.母韪其意 韪:违背 B.后阴不悦 阴:暗中 C.后廉知状 廉:查访 D.后就顾弄 就:靠近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武则天“有权数,诡变不穷”的一组是(3分) ①引内后宫,以挠妃宠 ②昭仪潜毙儿衾下 ③不惜爵位,以笼四方豪桀自为助 ④畏天下有谋反逆者,诏许上变 ⑤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 ⑥后率十日一诣宫,俄朝朔、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则天以容貌美丽而侍奉皇上。唐太宗在位的时候,武则天入宫中侍奉,受到皇上的喜爱,于是被准予和皇后协理后宫事务。 B.武则天为了获得权力地位而不择手段。她不惜一切代价争权夺位,以致不惜害死自己的女儿来嫁祸于人,使身份由昭仪升为皇后。 C.武则天用各种办法来巩固统治地位。她笼络四面八方的豪杰,选取有真才实学的人,下令要求为上报言变的人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D.武则天的失势与她年龄大、身体久病有关。武则天久病不愈,唐中宗、宰相张柬之、羽林将军李多祚等推翻了她的统治,恢复了李唐王朝的统治。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下辞降体事后,后喜,数誉于帝,故进为昭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言变,吏不得何诘,虽耘夫荛子必亲延见,禀之宾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至德中途中书事寄李?卢 纶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注]唐玄宗天宝末年,诗人为避安史之乱,流寓鄱阳。此诗为唐岐王正德年间761年所作,当时诗人正在归乡途中。李?是诗人的朋友。8.诗的前两联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诗的第三联表达了诗人怎河南省平顶山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 语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