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4-05-09 10:39
注:做题时间为10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祈福贺新春。庆祝民族节日是( )A.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 B.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 D.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A.3.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D.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4.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失②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③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④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5.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的合理的做法是( )①要抵制外民族文化②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③要正确对待外民族文化④要完全吸收各民族文化A.②③B.①② C.③④ D.①④6.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这句话主要表明文化遗产( )A.是在历史、艺术或科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B.可以充分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应给予保护 7.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从文化角度来说,教育 ①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文化发展的走向 ②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③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只要有健康的人脑,就会有正确的思想 B、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C、物质决定意识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器官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使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使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态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20、图中“宝宝快跳!”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父母的要求是( )A、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B、主观主义,不从实际出发C、急于求成,不注意量的积累 D、强调客观,忽视主观能动作用21.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④客观的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22.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物质的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23.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24、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2013-2014年高二文科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第Ⅱ卷二、非选择题 (共52分)25.“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3月最后一个周六熄灯一小时,来表明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关注。我市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引领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生活。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促进“低碳生活”的实现。(9分)26.在学习了《文化创新》后,某校高二(1)班围绕文化创新问题开展探究活动,通过上网等手段查找到以下信息:上海:上海开埠地城市文化与世博文化其核心价值是一致的。那就是吸收新事物,包容新观念,创造新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文化,更要创新传统文化,这是文化永葆青春与和谐的动力源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也要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激发我国和谐文化的创造力。安徽: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文化创新,有力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城市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文化馆、图书馆等均达到部颁一级标准,而且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率先实现全覆盖,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书屋建设都走在全省前列。同时,文化创新还为文化产业大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芜湖,文化创新不仅激活了传统的演艺演出、影视传媒和文化旅游等产业,而且数字动漫、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产业业态突飞猛进。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当地文化创新提几条建议。(10分)27、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9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低碳发展必须走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特点的道路,进行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应立足国情和发展阶段,逐步推进,并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履行自己的减排承诺。解决这些“低碳难题”,最重要的是转变发展方式,而创新是根本出路。一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二是要通过政策创新,解决一些地方口号与行动脱节、低碳经济建设缺乏系统性等问题。请你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让发展低碳经济。(12分)29.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12分)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四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