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行星:从科学猜想到大发现

逍遥学能  2018-03-23 14:12

 

近几年利用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的系外行星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位于宜居带内、与地球大小相近的系外行星的搜寻进展显著

我们知道,太阳系有八大行星,那么其它恒星也应该有自己的行星系统。但这一设想直到二十多年前仍缺少实际观测证据的支持,依然停留在科学猜想阶段。行星本身不发光,它表面的反射光相对恒星而言是极为微弱的,因此行星常常被掩盖在母恒星的光辉内,要从距离地球达数百光年以远的恒星系统中发现行星是很困难的。早在1855年就有天文学家宣称发现了系外行星,但直到1992年,人类才首次确认有质量与地球相近的天体环绕着脉冲星PSR B1257+12(质量为木星10.98倍的HD 114762 b于1989年被首次发现,是最早被确认的系外行星)。由于并非所有恒星都有行星,因此系外行星的发现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银河系里面有上千亿颗恒星,如果1%的恒星拥有自己的行星,则太阳系外的行星将达数十亿颗。

系外行星观测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今天(7月24日),已确认的系外行星达1935颗,属于1225个行星系统,其中484颗系外行星位于多行星系统内(数据来源: 1,179颗。开普勒望远镜自2009年发射以来在太空开展的天文观测,大大提高了系外行星搜索的效率,目前已经探测到18,000颗可能的系外行星,其中262颗与恒星的距离不远不近,位于温度适宜的宜居带。

系外行星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知道,太阳系是从一团弥漫着气体和尘埃等星际介质的太阳星云逐渐凝聚、演化而来的。目前,太阳系已经演化到了行星形成的晚期,但我们对行星形成的早期历史并不清晰。通过系外行星搜寻,发现那些处于不同形成阶段、不同类型的行星,有助于理解行星是怎么形成的,未来将向什么方向演化。我们的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具有行星所共有的一些特征,系外行星的探索,有助于研究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更有助于预测地球的未来,这关于人类未来的命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日全食过程详细解读
下一篇:高考前地理复习方法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系外行星:从科学猜想到大发现】相关文章
【系外行星:从科学猜想到大发现】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