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8-03-22 17:11
其一是非关细节,全在规律。我们要学会用长时间远距离视界来看待历史事件,就如司马迁所谓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里的大更言其纵贯性之深远。如中华帝国中央集权及其官僚结构,从秦汉历经隋唐宋,而及于明清这三个历史阶段,几乎系于一根脉络,它是破除了先秦封建制而建立起来的;再如谈论王安石变法,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它看作是反对派作梗而导致其半途而废,其实还因为社会缺乏低层机构的支撑而不实行;又如欧洲文艺复兴作为中世纪的反动冲破了神学禁锢,同时又在市镇社会结构的基础上推动了分层机构的建设,商业繁荣引出工业革命,从而推动全球性庞大组织与运动以实现资本主义的三点技术性格。这所举的种种事例意在说明我们学习历史时不能微观地仅止于就事论事,而要宏观地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置于历史的大环境中去思考,从而得出较全面、较中肯的解释。
大的第二层含义是:不只史乘,还有史屑。对于高中生而言,学好教本中的正史很重要,但也不妨课余之时多了解一点史屑,知道一些掌故轶闻也颇有趣,既补充了正史之不足,也能培养自己对于历史的兴趣。中国历史教科书有时是黑白默片,山川无色,简化人物,往往使得学生感到的只是史事的闷局而不是史料的趣味。
高中历史讲的内容和初中完全不一样,高中历史很深奥,并不是凭看几眼课本就能理解的,高中历史最关键的就是你要理解,所以最简单的学习方法就是要学会上课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但仅仅死记硬背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应注重考查我们分析史实、理解的能力。因而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我们还应将历史与马列主义的方法论紧密相连,用方法论作指导,去正确的评价每一历史事件。
从历史教材的布置上看,它大概形式是这样:先是目录和大事年表,目录是整本书的知识框架,这个不用解释,大家都懂的,大事年表,就是记载大事的年表;第二点,就是每章都会有引言,开篇引言吧!第三点,就是主要内容;第四点,就是原始资料;第五点,就是插图,表格之类的,辅助了解正文的,或者是相关内容的;第七点,就是,学术争鸣;第八点,就是思考题和练习题!
教材上面的每一个内容,都有它的优势,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它们的优势,如果这点,你利用好了,那你就是一个会读书的人,就可以真正掌握高中历史啦!要学好高中历史,其实,真的不难!